眾編輯目瞪口呆,都看向主編。
主編一笑,催促蔣玉蓮趕緊去干活。
次日,京都時報果然刊登了一篇斥責評書人不讀書的文章,這篇文章以詼諧的用詞辛辣諷刺了罵戰的兩派根本未曾看內容便將之定性為封建流毒,有失公允,絕非君子,認為他們根本沒有資格評論這篇。
這篇文章一出,那些看了第一期沒看后面的,都很不爽,為了表示自己有資格評論,馬上叫人去收集這幾期的日報。
而沒看過的,見兩派罵戰厲害,竟又有人出來罵這罵戰的兩派,頓時對這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馬上到街上叫住報童買報。
當天,15000分報紙全部賣完
而看報的人,看完四期,覺得雖有留學部分,但似乎也是為了主角崛起回來進入內宅幫生母撐腰而服務的,并未改觀,次日再次發文鞭撻,認為拿留學生事為腐朽的封建斗爭服務,更不可饒恕,更該罵。
次日,他們又買了一份報紙,決意看完之后繼續罵,務必要把這種夾帶私貨的罵得沒有翻身的機會,免得流傳出去毒害甚深。
這一天,連載到的內容是巴黎和會外交失敗,寫了顧先生去之前的準備,顧先生本人的能力,以顧先生的出色和提前準備反襯出在會議上慷慨陳詞卻沒有列強理會的無力,還有主角齊福紅著眼睛發出的詰問。
看完這一期,即使對齊福很不滿,眾人也忍不住跟他一樣,發出一樣的詰問和感慨。
他們內心深處,甚至希望,齊福能夠像先前那樣,依靠自己的努力改變一切即使知道是假的,看了之后,心里也會舒服些。
只是這樣的脆弱是暫時的,很多有志青年們,并不喜歡依靠幻想來滿足自己的內心,在一剎那的軟弱之后,他們馬上堅強起來,再一次銘記這件事,以此激勵自己,努力為國奔走,讓祖國變得強大
反應過來的他們,因為心中和主角一剎那的共鳴,發文評論時,口氣軟和了些,但還是旗幟鮮明地表明,希望作者不要把這種時政扯入閨閣,當成閨閣爭寵的武器,若結局這般寫,他們必定不會客氣
最后一天,反哺連載結束,這篇的內容是主角的頓悟以及吶喊,還有立志救國的決心,將兩條線合為一體,鮮明旗幟地表達了反哺這個主題,呼吁更多的人,做那個和祖國反哺的有志青年
原先罵格局小、閨閣嫡庶斗爭、封建流毒、婦人讀物的,通通閉上了嘴,在擦干眼淚之后,馬上拿起筆,對這本極盡所能地吹捧
“構思巧妙立意高,難得的佳作”
“此文除卻呼吁我變得更優秀與祖國母親反哺,還真實還原留美學生的遭遇,寫出留美的艱辛并我國留美學生的自強不息”
“寫小妾,并非為了狹隘地和正室作對,而是為表原主生母出身的卑賤,與此對比后面經過思想解放后的成長和自強不息”
“此若閨閣讀物,世間再無雄偉丈夫讀物”
“若世間許多女子,不管出身如何,都能如齊福生母一般,接受新思想自強不息自我救贖,此乃一大幸事,亦為逍遙客之功績
反哺在結束之后,迎來了華麗的翻身,從萬人唾罵變為被許多文豪吹捧,幾乎捧上神壇,更是被許多大報爭相轉載
徐編輯請假多日回到報社,聽到整個報社幾乎人人都在討論反哺,還將之譽為難得的佳作,不禁目瞪口呆,懷疑自己是不是幻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