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蕭家不被笑話,或者不被單獨笑話,那得說些別的新聞分散討論度才行。
她當機立斷,上前來“蕭遙,你確實是我們家的孩子。當年你爸爸為了討生活,帶我們上北平,留下你和幾位姨太太在家守住老宅。你那時只七八歲的模樣,想必你是不記得了。”
暗示完蕭遙七八歲才和蕭先生分開,卻已不認得蕭先生之后,又看了鄭先生一眼,重新將視線放回蕭遙身上,話鋒一轉“你若不信,可以問問鄭先生,他親自求娶的你,三書六禮都走過了,與你婚后有過一段幸福生活,你不信我們,總該相信他罷”
現場眾人頓時都倒抽一口氣,震驚地看向一旁的鄭先生。
見他臉漲得通紅,茫然若失,神色既有懷念又有悔恨,下意識就相信了這話。
可是,這怎么可能
逍遙客曾是鄭先生明媒正娶的妻子
鄭太太看到蕭太太看向鄭先生,大概就猜到她要說什么,想阻止,可蕭太太已經把話說出來了。
她心念急轉,頂著火辣辣的臉上前道“鄭先生只是覺得人長得像,至于到底是不是,還得聽聽逍遙客怎么說。另外,蕭先生和蕭太太,應該也認得自己的女兒才是,到底是不是,兩位理應更清楚。”
說完心中還不解恨,覺得蕭太太禍水東引,實在不應該,便又道“我想,逍遙客未必是蕭先生的女兒。那天我與蕭六小姐一起去接朋友,蕭六小姐和逍遙客談過話,未曾說過逍遙客是她的妹妹。那時蕭六小姐都10歲多了,你應記得自己的妹妹才是。”
蕭家竟然把鄭先生拖下水,也要看她答不答應。
眾人聽到這里,連忙又去看蕭六小姐。
過了十歲才和妹妹分開,理應記得妹妹的樣子才是。
蕭六小姐本來在看戲,看到火燒到自己身上來,頓時有些著急,可她也知道,這事急不得,需好好說道,便眼睛含淚說
“那時隱隱覺得人面善,但是多年不見,并不敢相認,當時我還特意問鄭太太。鄭太太您說,人你是不認識的,可聽鄭先生說過,我的妹妹是個目不識丁的鄉下女子,并不是逍遙客這樣有才氣又能到美國留學的才女。我聽了才打消念頭,回家也并不曾與家父家母提過。”
蕭太太聽了這話,心中滿意,雖然這是個庶女,但是不得不說,很多時候都很識大體。
眾人于是看向鄭太太。
鄭太太笑著說道,“這事的確怪我,我不曾見過人卻胡說八道,誤導了和親妹妹相處了10年的蕭六小姐。只是我是真的不敢相信,同是蕭先生的女兒,蕭六小姐一派名媛氣質,逍遙客卻被養成了目不識丁的鄉下女子啊。”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回到蕭家人身上,目光帶著深深的鄙夷和憤怒
蕭先生和蕭太太也太不是東西了,竟把逍遙客這樣一個如花似玉的美人女兒扔在鄉下,導致她遭遇坎坷。還有蕭六小姐,自己相處過10年的親妹妹也認不出來,倒叫人家鄭太太一個后妻來認。鄭太太作為一個后妻,帶著點情緒不是理所當然的么
蕭遙看著蕭家和鄭家撕起來,覺得十分可笑,當下道,“我小時吃盡了苦頭,每天想的是如何不挨餓,從前重重已經不記得了。至于鄭家,被亂棍打出來之后,也都忘掉了。事隔多年,不管真相如何已沒有意義,徒增煩惱,大家都忘了罷。”
說完沖眾人點點頭,就要離開。
蕭六小姐見蕭遙拖了蕭家和鄭家人下水,自己卻沒事人似的離開,心中不忿,再看四周人偶爾撇過自己臉上時意味深長的目光,頓覺不公平,一臉憐惜道,
“蕭遙妹妹,倒不知你受了這么多苦,要是知道,我定回給你寄錢,或是叫爸爸把你帶回來的。不過,困苦讓人成長,這話可真有道理,你自小挨餓,最終也能留美,并住到魔都去,實在太了不起了,你是我學習的榜樣。”
蕭遙哪里不知她那花花腸子不過是諷刺她從小困苦卻能留美,撒了謊而已,微微一笑說道,
“若你有我一般的遭遇,你亦能如我一般的。家里先是被搬空了,之后被不知什么人賣掉,我們幾個被趕出來。若不是鄭家打我一頓,讓我逼著賠了醫藥費用,我幾個弱女子怕只能街頭行乞亦或墮入風塵了。好險還有一條活路,不然我要么如六小姐寫的那般,被賣入風塵地便自盡。要么便反抗,同歸于盡。我想以我的性格,拉一個墊背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