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這天起,蕭遙和蕭博就跟著兩個知青學英文,記單詞,并且練字。
蕭博在學校也學過一些英語,回來跟兩位知青學,很是懵懂不解,問道“這怎么和我在學校學的不大一樣”
陳林道“我們下鄉后,學校的英語教育幾乎癱瘓了,現在你們學的,是我們漢語式的英文。”說到這里在紙上寫下一行字,十分憂傷地說道,“雖然不知道哪一天可以重新上學,但是要學英語,還是學標準的吧。”
現在的英語,不是以語言理論或者相關教學法規為依據,而是以領導指示為依據,被閹割得太厲害了。
蕭遙道“嗯,我們學標準的。”
陳林和林剪秋聽了,又看到蕭遙小大人似的樣子,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點著頭“沒錯,要學標準的,你記憶力不錯,如果”說到這里,兩人臉上的笑容慢慢就變淡了。
說什么如果呢,也不知道這種亂象什么時候才能結束,說再多如果也沒有用。
蕭遙和蕭博記憶力好,記單詞記得快,如果有高考通道,一定能考上好大學的,可是如果沒有晉升通道,只能白瞎了這記憶力,這比他們更悲哀。
蕭博追問“如果什么”
陳林看著蕭博滿是稚氣的臉,想到他已經是個支撐門戶的男孩子,應該直面現實的殘酷,當下就道“現在都是從工人、農民和士兵中挑人推薦上大學,而不是憑借考試成績。如果將來還是這樣,你們就可惜了。”
沈愛國如何針對蕭遙和蕭博兩個小孩,他們也很清楚,為此在沈愛國跟前挺避嫌的,因為探親以及回城,都得沈愛國簽名的。
這也是他和林剪秋覺得有些對不住蕭遙和蕭博兩個的原因,教他們讀書學英語,蕭遙蕭博生得好又肯學是次要,主要是因為這份愧疚。
以沈愛國對蕭遙蕭博的針對,估計全公社的人推薦完了,也不會輪到蕭遙和蕭博兩個。
再說,一個公社,幾年才能得到一個名額,就更不可能落在蕭遙和蕭博頭上了,那些干部肯定都卯足了勁兒,為自己子女爭取,怎么可能會給普通人
蕭遙和蕭博很快學會了兩個知青教的英語單詞和短句。
兩個知青讀書沒讀完就來了這里,自己記下的英語單詞也不多,教到最后沒東西教,干脆就在夜里,拿出偷偷藏起來的英漢字典跟蕭遙和蕭博分享,教會兩人音標,就讓兩人自己拼和記憶。
蕭遙學得很快,而且對發音很自信,而蕭博,雖然差一些,但是越發叫林剪秋和陳林吃驚了之前他們以為,兩人也就記憶力好一些,沒料到不僅記憶力好,語言天賦也很不錯。
兩人都十分激動,在細雨綿綿的春夜里,聽著外頭潺潺的雨聲,由衷地對蕭遙和蕭博道“你們這么有天賦,希望有朝一日恢復高考,讓你們能有個好出路。”
蕭博說道“希望早點,這樣你們也可以參加高考。”
陳林十分落寞“我們年紀越來越大了,也不知能不能等到這一天。”
這里是南方,批斗之類的事也有,但是都不激烈,也甚少出現打死人的情況,他們所見,是完全沒有,對于回家探親,也很寬限,只是他們沒錢,兩年才回去一次。
上次陳林回去,是去年,當時從家里得到消息,恢復高考和回城這兩件事,上頭沒有一點風聲,估計遙遙無期。
他很失望,當得知其他朋友去了別的地方,從來沒有回來過,寫信回來都是如何如何苦,如何如何挨餓,又覺得自己在的地方雖然偏遠一點,語言也不算通,但已經算不錯了。
轉眼,工農兵大學生的名額終于來了。
從中央開始層層分派下來,蕭遙所在這個公社,今年終于分到了一個名額名額很少,前幾年是其他公社,今年才輪到蕭遙公社。
這絕對是難得的機會
頓時,全公社為了這個名額,搶破了頭。
沈愛國想讓自己兒子去,為此開始了送禮走關系等一系列的走動,可以說使盡了渾身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