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愛國聽到虛聲陣陣,頓時惱羞成怒,很想放聲斥責起來,可是想到農慶祝虎視眈眈,等著上位做大隊長,自己萬萬不能得罪了太多的人,當下壓下怒氣,說道“小孩子說的話,算不得準的。就算我是大隊長,我和大家還是一樣的。”
又提起蕭遙和蕭博稻谷的事,笑道,“原先看不清,既然已經證明好谷比秕谷多,那就記蕭遙和蕭博一人4個工分吧。”
蕭家馬上有人道“沈愛國你對蕭遙和蕭博兩個小孩子,特別容易看不清啊。看你年紀也不算大,怎么這樣糊涂呢”
農家人紛紛大聲笑著附和,用開玩笑的口問和沈愛國說話。
因這些話像平時開玩笑時說的,沈愛國不管怎么生氣,也沒有辦法撒氣,只得強忍著。
蕭遙全程沒有說話,等到此事塵埃落定,才跟著蕭博回去。
在路上,她想,看來農慶祝真的很有心,那么接下來,沈愛國應該沒空找她和蕭博的茬了。
事實的確如此,沈愛國看出農慶祝的狼子野心,一門心思和農慶祝斗了起來,沒空再管蕭遙和蕭博了。
然而農慶祝既然有心,自然也是有準備的,人脈和手上的東西,和沈愛國不相上下,廝殺激烈。
蕭姓和農姓已經聯手了,在人數上,遠不是沈姓人家相比的。
沈姓馬上去拉攏其他姓氏。
然而沈愛國對上善于逢迎,說話諂媚,對下卻不是這樣,頗有官腔,又三番四次為難蕭遙和蕭博兩個,許多人都看不過眼,因此還是倒向了農姓。
沈愛國迫于壓力,不得不做出一派和善的樣子,在平日給記工分時,特別大方,還上下折騰,想搞點活動犒勞大家。
大人識字的不算多,于是沈愛國動員大家,讓家里的孩子出來參加比賽,若贏了有獎。
他這是在搞關系,希望大家玩得高興,轉而支持他。
另外,如果整個活動搞得好,他往上報上去,得個文化之鄉的稱呼,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為了保住職位,沈愛國豁出去了,很快聯合其他干部商量出競賽小項目,就往上報,讓上面的領導知道他帶領下的生產隊,各方面整整有條,連學生都比其他人出色。
公社領導一看,這個可以搞起來啊,一聲令下,干脆全公社一起搞,還將所有項目上報。
市領導看了,也覺得有那么幾分意思,這可是真正的工人、農民家的孩子參加的小競賽呢,不僅不會犯忌諱,或許還合了上頭的心思,于是寫了批示,各公社決出勝負之后,統一到市里來參加最后的決賽,贏了有獎品的。
為了讓孩子們踴躍參加,市領導還大手筆地設了幾樣獎品一等獎一輛鳳凰自行車,二等獎一支鋼筆,三等獎一雙回力牌球鞋
獎品被傳到各公社,各公社的大人和孩子都被刺激得瘋了似的。
大人馬上抽著鞭子要求家里孩子好好學習,并把過去所有的書全部拿出來,督促孩子好好努力,一定要拿到一等獎。
鳳凰牌自行車啊,那可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好貨
孩子們對自行車向往不那么深,反而更喜歡鋼筆或者回力牌球鞋,因為穿上倍兒有面子。
沈愛國看到連市里都支持,頓時欣喜若狂,馬上竭盡全力忙碌起來上面的領導如此看重他,他一定要好好表現
不過,他也是有私心的,通過手段,拿到了考究的題目,讓自己疼愛的侄子提前背好。
雖然不知道能不能進最終的決賽,可前面的賽程,一定得通過
蕭遙和蕭博也為獎品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