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和蕭博打招呼。
農慶祝看到兩人,笑著道“看來今天收獲不錯啊。”又說了些鼓勵的話。
蕭遙認真地謝過他的鼓勵,又裝似感嘆地道“慶祝叔,你比大隊長更像大隊長,如果是你做大隊長就好了。”
農慶祝將這話聽進心里。
隨著沈愛國為自己兒子競爭工農兵大學生名額的失敗,全公社都有他哪哪不好,農慶祝就心動了。
他自認往上幾代都是貧農,成分很好,為人也比沈愛國和氣,更適合當生產隊的大隊長,可恨不及沈愛國會拍馬屁,當初競選輸了。
而現在,應該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沈愛國名聲不大好,蕭遙又有這樣的感慨,是不是表示,其他人也有這樣的感慨
農慶祝越想越覺得機會難得,一顆心跳得異常急切。
沈愛國接下來對蕭遙和蕭博的針對,讓整個生產隊都相信,他真的被舉報打壓蕭遙和蕭博了,因為實在太瘋狂了。
同樣是收割后到稻田里撿遺漏或者沒打干凈的稻谷,沈愛國偏偏要說蕭遙和蕭博撿的空殼的太多,只能算3個工分。
蕭遙和蕭博還沒開口,蕭家族人就站出來了“橫豎也不多,把所有孩子撿的稻谷都用簸箕分一次吧,看看蕭遙和蕭博撿的好谷具體有多少。”
其他姓氏的人心中不是很舒服,但是都沒有說話。
他們自己能掙工分,家里孩子掙的,不過就是幫襯一下家里,蕭遙和蕭博,卻是靠這個吃飯的,他們還不至于因為嫉妒就讓兩個孩子活不下去。
農姓的紛紛開口支持用簸箕分一分,省得不清不楚的。
沈家那邊的則想翻白眼,沈愛國就是有毛病,屁點大的事也要瞎折騰,當下也不管。
只有寥寥幾個,慣常出工不出力的,生怕用簸箕分谷,暴露了自己不如小孩子的事實,因此都提出反對,認為這樣太麻煩了,再者早就說過小孩子算小孩子的工分,就按小孩子的來,不用搞那么多麻煩事了。
沈愛國聽了,不住地在心里點頭。
然而少數服從多數,他們幾個搖旗吶喊沒用。
很快分出來,蕭遙和蕭博撿的稻谷中,好谷占絕大多數,反而是沈愛國一個侄子,撿的谷子里,秕谷占了三分之二。
這個數據一出來,沈愛國的臉馬上就黑了。
有小孩子不知道大人之間的官司,見了馬上大聲地說出童言無忌的話“我看到他從揚場那里捧了好幾把秕谷放進袋子里”
得,這一下全生產隊人人都對沈愛國的侄子側目。
那孩子見大家都看自己,并不怯,反而特別皮的叫道“我伯父是大隊長,他說了算,你們反對無效。”
沈愛國想捂侄子的嘴也來不及了,只得惡狠狠地瞪了自己弟弟一眼,然后想說幾句緩解一下尷尬。
卻不想,生產隊里很多人已經噓聲陣陣了。
生產隊可不是沈愛國的一言堂的,且他平時行事過分,得罪的人不少,又有想上位的農慶祝等著抓他的辮子,此時機會正好,自然都發難了,絲毫不給沈愛國面子。
農家人都知道農慶祝的謀算,也十分支持,畢竟做了生產隊長,有點兒權力,對他們這些兄弟叔伯來說,絕對是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