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便是瓊林宴了。
新科進士們一個個意氣風發,于瓊林宴中展示自己的文采。
蕭遙也列席其中,與熟悉的進士們交談喝酒。
喝了幾杯,她覺得酒氣上涌,有些熱了,便起身到御花園中吹風。
袁征見了,忙跟了上去。
蕭遙在石頭上坐了了一會兒,便聽到身后傳來腳步聲。
她回頭,看到新科莊園杜公子,便笑道“杜公子亦是來吹風的么”
杜公子搖搖頭,臉上帶上了幾分羞赧,上前行了禮,說道“實不相瞞,臣是特地來尋公主的。”
蕭遙有點驚訝,問道“可是有事”
杜公子躊躇片刻道“公主讀詩,最喜哪一篇”
蕭遙更不解他這是什么意思,當下道“都喜歡的。”
杜公子的臉漲紅了,道“臣最喜那篇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蕭遙怔住了。
杜公子這是與她求愛么
杜公子見蕭遙不說話,便道“臣逾越了,這便退去。”
瓊林宴必,京城出現了一種照得人纖毫畢現的鏡子
這種鏡子,給女子隨身攜帶的,比手掌心還小的,也賣五兩銀子
再大一些的梳妝鏡,與平常銅鏡差不多大小,竟賣到10兩了
再大的,有二十兩的,最大那種,能照到人的半身,竟賣出一百兩的高價
然而即使如此昂貴,這些鏡子還是滿京城的達官貴人趨之若鶩
只要家里不困難的人家,都會置辦上幾面半身鏡,放在主子們房中,當然,特地給客人們整理儀容之地,也會放一塊。
行商們都看到了商機,因此瘋狂購買這種鏡子,不管大小,只要有貨都卯足了勁兒買各地有的是達官貴人,想必也會像京城人一般,對這種鏡子趨之若鶩的。
只是賣這鏡子的,只有一家鋪子,供貨量并不多。
京城有高官得知這鏡子賣得好,且全賣高價,不免動了心思,想要收為己有。
哪知派人去威脅一番,玻璃鋪東家雖然態度軟和好說話,但卻堅決不肯將鋪子賣出,更不肯將制作方法賣出。
百花都開了,開得絢爛無比。
蕭遙的心情也如同這些綻放的春花,因為她終于不缺錢了。
那些玻璃杯如她所料,賣得不錯,一整套的更是高檔,但是卻不如鏡子賣得好。
鏡子可以說賣瘋了,她又讓人買了一批人,但是制作出來的玻璃還是供不應求。
一面半身鏡,制作所需費用,加起來不超過兩百文錢,但卻賣一百兩,可以說是暴利中的暴利。
對于這種虛高的價格,蕭遙并不覺得有何不妥。
能買得起這種鏡子的,都是達官貴人富商巨賈,從這些人手中拿錢,特別有成就感。
有錢了,蕭遙繼續擴大自己的特種兵隊伍,并制作質量更好的衣服與武器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