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尚書以及依附他們的官員,也都很吃驚。
他們以為,皇帝好歹會和他們再商量一次才會下旨的,畢竟當時皇帝親口讓他們找個他能接受的理由。
不過此時也不晚。
當即,丞相上前一步,就要開口。
這時皇帝說話了“若是立公主為皇太女一事,便不必提,真不會改變主意的。朕替天下選繼承人,選的是適合與否,與性別無關。只要能為天下百姓謀福祉,在朕心目中,便是最適合的繼承人。”
說完命一旁的翰林學士杜狀元擬旨。
杜狀元心中一派茫然,直到大太監不住地給自己使眼色,這才收起混亂的心緒,上前擬旨。
公主竟變成皇太女,那么,他與公主之間,是不是再無可能
杜狀元腦袋里一片嗡嗡作響,幾乎沒能下筆按照皇帝的意思擬旨。
不過,他畢竟是個天資杰出之人,很快壓下紛亂的思緒,認真根據皇帝的意思擬旨。
公主成為女帝也好,起碼再不用叫人欺負了去。
不會有像藍時遷那樣的駙馬讓她委屈難過,不會有夫家要求她遵從三從四德公主那樣的奇女子,如何是甘心被一個小小的后宅困住的呢
蕭遙在下面,露出一臉茫然之色,反應過來之后,便馬上上前跪拜,要皇帝收回成命。
皇帝道“不必妄自菲薄,朕對你有所偏愛的確不假,然立你為皇太女,讓你在朕百年之后榮登大寶,卻與朕之偏愛無關,皆因你有定國之姿。于武一道,你能領兵出征,保家衛國;于文一道,你能賑災安撫百姓,是最好的人選。”
皇帝金科玉律,而且態度強硬,甚至有咄咄逼人之感,再加上逍遙公主聲望極佳,又的確領兵出征打過勝仗,且賑災之時也盡得黃河沿岸老百姓的愛戴,所以沒有人能反對。
圣旨很快擬好,由丞相上前宣讀。
蕭遙聽到,圣旨中用了一大堆華美的辭藻贊揚她的德行與能力,之后又說順天之意,立她為皇太女,在皇帝百年之后,登基為帝。圣旨中又規定,蕭遙百年之后,須將皇位交給蕭姓之人繼承。
圣旨寫成,一切便塵埃落定了。
早朝結束之后,這個消息一下子以極快的速度席卷了全京城,繼而傳到了蕭國各處。
因圣旨中對蕭遙各種夸贊,又歷數蕭遙立下的功勛,所以引起的反對聲音,遠不像丞相與刑部尚書等人預料的那樣,許多老百姓最多就是一句“公主不是女子么怎么也能立為皇帝”
天下的讀書人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公主身為女子,不能為帝,希望皇帝改立小皇子;而另一派則認為,公主能文能武能治國,當得起皇帝,若由小皇子繼位,屆時,是皇帝做主,還是權臣做主
房止善聽到這消息時,正在窗明幾凈的文書處理處與安公子品茗。
雖然早有預料,但是聽到竟如此快,他還是十分吃驚。
安公子更是吃驚,吃驚過后,俊臉就有些發白。
不過,俊臉在白過之后,他忽然站起來,走來走去,說道
“上元節放花燈時,公主身邊的宮女說,公主的愿望是游遍天下,若她做了皇帝,怕是再不能成行了罷那日公主說,她抬腳便能達成此愿望,所以算不得愿望。如今想想,她倒是說錯了。反是那大宮女說該是愿望,才是一語成讖。”
房止善被這消息炸懵了,此時回過神來,便說道“你又癡了不是當皇帝,可不比游遍天下好么”
安公子難以置信地看向房止善“止善你在說什么你也是不受束縛慣愛游歷之人,難道不知,比起皇位,有人更愛天下之美景么且做皇帝那般辛苦,有什么樂趣公主作為公主時,便忙得不可開交,做了皇帝,怕是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
房止善被安公子追問得一噎,說不出話來,見安公子繼續說,根本不要自己回答,臉色才恢復如常。
只是,他袖長的手指敲了敲桌子,心中暗忖,皇帝昨日才提出立公主為皇太女,今日便即刻宣旨,甚至不等百官再次商量,難不成,皇帝的身體,已然不堪負荷了
他心中閃過一抹遺憾,不成想,竟失算了,時間上對不上。
不過轉念又釋然,皇帝貴為天下之主,嚴密防止他的身體情況外傳,總是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