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聽令之后,忍不住說道“想不到戶部尚書竟會提出這么個主意,而皇上居然同意,這可是影響甚大啊。”
皇上雖然是天子,統御百官,可實際上,一舉一動都受百官制裁。
如今,引起百官眾怒,這怕是有一場大變故了。
來人忍不住看向房止善,若是皇室動蕩便更好了,公子可自動上位了。
只一點不好,那就是公子不知得罪了何人,若不將那人繩之以法,怕是根本無法出門。
不然出門一次重傷一次,還談何大事
百官在朝堂上反對,一個個言辭激烈地很,甚至有人表示,一些清水衙門的官員就靠每月的餉銀與碳敬過活的,如今停發,只怕有小官支持不住啊。
丞相老神在在地看著蕭遙,想知道蕭遙如何處理。
蕭遙略顯憂傷的目光環視百官,這才道
“眼下有百姓食不果腹,又饑寒交迫,朕以為眾愛卿都是心善之輩,原打算著個人捐獻,來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只是想及眾愛卿亦不易,故才不捐款,而是暫時停發餉銀,想不到眾卿意見如此大。”
原本義憤填膺的百官們頓時啞火了。
他們能說自己不愿意幫忙么
當然不行的,冬天來臨時,每家都會為了面子搞個布施。
不對
百官忍不住看向端坐在龍椅上的蕭遙。
皇上太狡猾了,他們每年均布施,如今皇上特意令暫停發餉銀與碳敬,而不是讓他們捐獻,這分明是讓他們繼續布施的意思啊。
可是他們能反對嗎
自然不行。
一旦反對了,真的要捐獻,那捐多捐少,就令人煩惱了。品階相同,總不好比別人少吧若皇上那里再弄個冊子,那捐得少的,豈不是要給皇上留下不好的印象影響升官
百官頓時都閉嘴不再提這個了。
此時就這么說定。
戶部尚書上前坦誠,銀子擠出來了,然而購買糧食卻不易。
蕭遙點了自己的心腹辦理此事,旋即收了銀子讓人去搬運早就準備好的糧食。
房止善得知蕭遙三言兩語就解決了百官的不滿,忍不住笑了起來。
皇上果然是皇上,真是聰明。
而蕭遙本人則捉摸著,下次號召捐款了,她在帶頭多捐點,這么一來,百官不好意思不捐了。
還可以令天下尤其富有的行商捐款,屆時給個表面上的榮耀,想必也是使得的。
蕭遙想著想著,忍不住失笑起來。
她貴為一國皇帝,竟因貧窮而鉆進錢眼里了。
臨要封筆過年之際,前往南方幾個港口考察海事與造船一事的劉大人回來了,帶回來了令人遺憾的消息因一直海禁,能出海的船,已然荒廢。便是那些造船的工匠,也都四散,叫其他商戶給聘了去。
劉大人表示,他已命人發了招募令,招募能造船的工匠以及有經驗的水手,說完小心翼翼地看向蕭遙“皇上不怪臣擅做主張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