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她從鷹營中選出最優秀的那一批,弄成屬于自己的探子營
一個月后,蕭遙拿到百官的條陳,一份份看過,發現好幾家家有優秀女兒的高官們寫的條陳還不錯,列出女子入朝為官的優缺點,并寫出自己的意見,又詳述當真允許女子入朝為官時,相關人家該如何協助好后宅的管理
林林總總,寫得很是詳細。
蕭遙對此很是滿意,讓女子入朝為官,是她必要做的,原就打算一定推行,若百官反對,便迂回曲折,總之便一定推行,如今大臣們雖然反對的多,但支持者有理有據,壓力并不算大。
正在給蕭遙起草文書的張公子道“皇上,天下讀書人認為女子入朝為官者荒謬,可想好如何應對”
讀書人能量大,若處理不好,難免會生出大事來,且皇上的名聲,亦會敗壞。
蕭遙說道“那么,朕登基為帝,可荒謬否”
第二天報刊便有一篇支持女子入朝為官的文章,且文章還拿蕭遙舉例,認為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時代,這是允許天下人爭鋒的時代,優秀者,不論男女,都將脫穎而出,成為這個時代光華璀璨的人。
因蕭遙這個女帝的存在,許多反對的聲音最后都消沉下去了。
蕭遙的能力如何,那是有目共睹的,許多書生看看自己身邊便能發現,自打蕭遙登基為帝之后,不僅興修水利、發展農桑,還鼓勵行商,以至于許多農戶也能賺些錢補貼家用,日子過得不錯。
蕭遙是個有為的君主,這是許多書生都愿意承認的,所以蕭遙鼓勵女子入朝為官,他們看多了報刊,便也就不再反對了。
或許,皇上是對的呢
再者女子入朝為官是荒謬的,那皇上為帝呢
作為讀書人,還是不要與皇上對著干的好,皇上是個明君,后世歷史寫她,多是褒揚的,屆時自己作為一個反派出現,那可就丟臉了。
盛世時,皇帝的話語權很大。
這一次拉鋸戰,最終還是以蕭遙的勝出為結局。
在確定了女子亦可入朝為官之后,朝廷很快頒布相關律令,同時又頒布了令天下讀書人都震驚的消息。
三年后科舉,將添加六部職責的題目,各書生須從今年開始,了解各部職責以及相關之事,屆時將由翰林院以及各部編書,將相關內容裝訂成冊。
而女子者,亦一般程序,與男子一般參加科舉。
翰林院以及各部看到這消息,全都驚呆了,這工作量可不小啊,短時間之內,如何能整理出來
當即,在朝堂上訴說時間太緊,問蕭遙要個期限,且一定要寬松一點。
蕭遙反問“眾卿身居各部,對各部知識與職責不是爛熟于心的么,只是將現有的相關之事列出來,又有多難誰若不得空閑,可上折子與朕說,朕另選他人。”
百官頓時沒了聲音。
這相當于編寫給天下學子看的書籍,一旦參與,那將名垂千古的,誰舍得放棄這么個機會
不僅得寫,還得好好寫,爭取最大限度表現自己。
以皇上想一出是一出的性子,只怕以后這些事還不少,若自己表現優秀了,以后皇上或許會直接指定自己做呢。
一時之間,百官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