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南邊的嶺南,而蕭遙則北上去流放之地,堪稱天各一方,以如今的馬車速度,怕是大半生都不會見面了。
蕭遙點頭“你也珍重。”
蕭家三老爺點點頭,卻還是忍不住問“嶺南的美食,你都嘗過了么若不曾都嘗過,何時有空南下,我做東道,請你品嘗美食。”
蕭遙蕭遙“嘗遍美食是不可能的,我只是吃過嶺南的一些美食而已。至于何時再次南下,說不準。”
三老爺聽她言語之間,半句不曾提及自己做東道主請她吃美食一事,便知道她心里,并不曾把自己當朋友,頓時難受得厲害,仿佛天空都變得陰沉下來。
第二日,三老爺帶著小廝,輕裝出行。
他走到城門口了,站在亭邊不肯走,一陣風吹過,楊柳依依,離情無限。
三老爺一次又一次回頭,可是終究不曾看見蕭遙出現。
日頭漸漸升高,三老爺一抽馬鞭“走罷”
她不會來的。
他對她心心念念,可是,在她心目中,他連個朋友都算不上。
她離開時,不曾與他告別,在他離開時,她亦不曾來送別。
他與她,并無干系。
小廝見他一路上郁郁寡歡,便安慰“老爺不必難過,蕭姑娘許是還怨你。小的聽府里人說,當初她挨打之后,當天便燒起來,大夫來了都說怕是要不好,若能醒來,且不再燒,才能活。府里怕她死在三姑娘院子,便將她挪去了柴房。”
他說到這里,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三老爺,見三老爺不說話,便繼續道,
“那時正正的隆冬,她好容易醒來,發現自己在柴房,原先的被子衣衫,全都沒了。據說當晚,蓋了幾件衣服以及柴房里的稻草過夜的,那晚下了大雪,府里許多丫頭都說,她怕是活不下來了”
三老爺沒有阻止,任憑小廝說。
這些話,他當時便聽大侄子提起過,并無太多的感覺,只覺得這事與自己沒有什么關系。
可是此刻再次聽到,心痛到窒息的感覺,還是鋪天蓋地地涌來,瞬間淹沒了他。
他沒法子想象,那樣的隆冬,她一個人受了重傷,又感染了風寒,蓋著幾件冬衣與稻草,聽著窗外簌簌的落雪聲,心里是什么滋味。
詩意是肯定沒有的,以她當時的身子骨,定當冷得渾身發抖。
她或許,是聽著落雪聲,靜靜地等待死亡的來臨。
三老爺忽然覺得眼前模糊了起來,他頓時一抽馬鞭,“駕”的一聲,策馬狂奔起來。
蕭遙并沒有馬上出發,而是又交了吉祥酒樓那些大廚一些時日,確保他們做出來的菜都還算美味,這才北上。
太后拗不過她,最終決定帶著小石頭一同北上。
皇帝也要回京去,因此順路,到了京城附近才分開。
皇帝為此派了大部隊跟著,還給了蕭遙一個他的刻章,讓她在被當地官府欺凌時可以自保,他自己那些武功高強的侍衛,也分撥了一半。
蕭遙鄭重謝過他,便帶著大部隊北上了。
雖然因為帶著太后與小石頭,走得不快,可先前回京坐了官船,后來又一路馬車,在出京沒多久,還是趕上了蕭家一行人。
日暮投宿時,蕭遙打量了一眼蕭家人,見人都活著,只是看起來很憔悴。
她剛要收回目光,就見一個身穿綢緞的公子哥兒看到蕭家幾位年輕姑娘時眼睛一亮,快步走上前來,放肆地打量著蕭家幾位年輕姑娘。
蕭家幾個年輕姑娘全都走到一邊,蕭家的爺們兒也都過來,擋在了幾個姑娘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