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之前,趙醒歸還不太理解表姑的話,直到看到第四位演講者出場,他才明白表姑的用意。
那是一位年輕男人,穿一身淺灰色休閑西裝,坐著輪椅從后臺出來。趙醒歸離得遠,看不清他的臉,但能感覺出這位師兄應該很帥,因為前頭的女孩們都在哇哇叫。
趙醒歸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臺上的男人居然站了起來,他長身而立,姿態挺拔,惹得臺下又響起一片驚嘆聲。
趙醒歸看到他拿起話筒,音響里就傳出一道沉穩的男中音“大家好,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黎衍,是xx屆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今年二十九歲。”
黎衍的演講主題是“可以有標簽,但更要做自己”,帶給趙醒歸巨大的震撼。
黎衍說自己是美強慘,還是個窮光蛋,大學里甚至做過手機貼膜生意,趙醒歸忍不住和大家一起笑。
又聽黎衍說,二十二歲那年,四月的一個凌晨,他在下班回家路上遭遇車禍,從此再也離不開輪椅。會場里的同學們都發出驚呼,而趙醒歸是他們中眼神最為黯淡的一個。
二十二歲,差不多就是他現在的年紀。
也是四月,真是一個叫人傷心的月份。
黎衍的演講很精彩,不煽情,還幽默,老是惹得全場大笑。他舉手投足間透著從容優雅,自我調侃道,他受傷后在家自閉四年整,出不了門,找不到工作,在網站寫小說還撲街,窮困潦倒,身上穿的衣服沒有一件超過一百塊,破了就縫縫繼續穿。
這是趙醒歸從未體驗過的生活,感謝父母為他了優渥的經濟條件,但趙醒歸不是個“何不食肉糜”的富二代,他在復健或打球時認識了很多殘疾朋友,知道他們大多生活窘迫,很多人出門都困難,更別提找工作,就像黎衍當年一樣,日復一日地待在家,一點兒也找不到出路。
趙醒歸想要為自己所在的這個特殊群體做些事情,只是他現在還太年輕,能做的無非是請爸爸贊助一下籃球隊,一些設備上的資助,讓他們能更好地訓練和比賽。
至于往后,趙醒歸很早就想過,等他經濟上能夠獨立,他一定要為大家做些什么,不為別的,只因為他們都還活著。活著,就還是個人,就要活出人樣來。
黎衍在演講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感謝他的妻子,趙醒歸聽得津津有味,就像一個快樂的吃瓜群眾,能從黎衍的語氣里感受到他對妻子的愛與依賴。
趙醒歸不自覺地會想起卓蘊,他何嘗不是這樣一份美好的愛情,一個可愛女孩的陪伴,可以帶給他更多的勇氣與自信,讓他變得更為積極樂觀,無懼與輪椅相伴的漫長人生。
黎衍的演講結束后,是觀眾提問環節,有個女孩說想見見他的妻子,滿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好多人起哄,黎衍摸摸鼻子,對著臺下說“那我得問問她愿不愿意內誰,你愿意嗎”
趙醒歸也很好奇,把輪椅向前轉了些,伸長脖子往前排看,就看到一個穿毛線開衫的年輕女人站起來,對著大家招招手。
趙醒歸只看到她的背影,沒能看見她的臉,但他能肯定,她一定很美很美。
卓蘊聽完趙醒歸的講述,問“那位師兄,也是截癱嗎”
“我不知道,不太像。”趙醒歸回憶了一下,“他一直沒說他腿到底是怎么個情況,大概覺得那不是重點。我看到他的時候,他站得挺穩,還能不用拐杖走幾步,情況應該比我好點兒。”
卓蘊點點頭,再去看手里那本書時,感觸比之前更深。
昨日霜降竟是個和趙醒歸一樣的殘疾人,能寫出這么細膩感人的故事,應該是一位非常溫柔、知性的男士。
卓蘊對趙醒歸說出自己的想法,趙醒歸深有同感,似乎還很遺憾“我當時沒看過書,不敢去勾搭他,后來才買書看完,就很后悔。他應該是個睿智風趣的大哥,為人很通透,唉我應該找表姑去要個聯系方式,只是隔了幾個月,不太好意思。”
卓蘊說“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想去就去,他可是咱校友,你真想勾搭肯定勾搭得到。多有面兒啊認識一個大作家,搞本簽名書能吹三年”
“再說吧。”趙醒歸笑著搖頭,“都快一年了,你不提這本書,我都要忘了,當時真的很感動,覺得他好厲害,還有他老婆,也非常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