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蘊看著他“那我優不優秀”
“你當然優秀啦”趙醒歸向她伸手,“過來,抱抱。”
卓蘊放下書,蹬掉拖鞋就撲到大床上,被趙醒歸抱了個滿懷。
“我一點兒也不羨慕他。”趙醒歸抱緊卓蘊,聞著她頭發上的香氣,“我老婆天下第一優秀,最聰明最漂亮最溫柔最可愛。”
卓蘊滿意了,窩在他懷里說“趙小歸,你會比那位師兄更厲害。”
趙醒歸淺淺地笑“嗯,我會努力的。”
這個暑假,趙醒歸和卓蘊在觀縣住了一個多月,邊琳正式升級為丈母娘,對趙醒歸好得不像話。
卓蘅七月時留在上海為導師干活,有錢賺,直到八月初才休假一周,回來看媽媽和姐姐,還有他的新晉姐夫。
這些年,卓蘅習慣叫趙醒歸全名,最多隨媽媽和苗叔喊一聲“小歸”,可這次,邊琳鄭重地提醒兒子,輩分不能亂來,如果卓蘊是卓蘅的妹妹,那卓蘅可以叫趙醒歸“小歸”,可卓蘅是弟弟,他就必須叫趙醒歸為“姐夫”。
卓蘅瘋掉了,死活不肯叫,嚷嚷著“他比我小啊”
“比你小怎么了”邊琳說,“比你小也是你姐夫呀,他倆都領證了,你不能亂叫,不然沒禮貌。”
卓蘅反抗了好幾天,最終敗下陣來,在一天早上吃早餐時,看著趙醒歸和卓蘊左手無名指上的婚戒,哼哼唧唧地喊“姐,姐夫,早。”
卓蘊一口面湯差點噴出來。
趙醒歸則嚇得手一抖,勺子里的餛飩都要舀不住。
兩個年輕男人默默對視,趙醒歸抿抿唇,回了一句“早,小蘅。”
卓蘅“”
卓蘊去紐約前,和趙醒歸一起回了一趟梧城看奶奶,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登記了,紛紛表示祝賀,趙美芳問趙醒歸什么時候辦婚宴,趙醒歸看了眼害羞的卓蘊,回答“等我碩士畢業吧,不急。”
九月初,卓蘊已經在紐約開始最后一個學年的學習,a大也已開學,趙醒歸升上大四,開始準備申請學校,課余時間,依舊會去籃球隊打球。
小趙同學十九歲那年錄過那則讓他爆紅幾個月的輪椅籃球招募令,拜“畫外音”季飛翔所賜,從那以后,籃球隊的隊友和趙醒歸的同班同學都開始喊他“小烏龜”,這個在他受傷后沉寂三年多的外號,愣是變得天下皆知。
也是因為趙醒歸長得太帥,使得那則招募令效果卓越,真的有許多下肢殘疾的男孩女孩慕名趕來籃球隊參觀、體驗,把徐濤樂得合不攏嘴,挑了不少有潛力的好苗子加入錢塘隊。
這三年,a省輪椅籃球男隊、女隊的實力都有提升,每次出去打國內大賽,隊伍里的平均年齡都是參賽球隊里最小的。
想來打輪椅籃球的人多了,殘聯不能全部消化,又不想打擊那些年輕人的積極性,趙醒歸就和爸爸商量,由趙偉倫出資成立了一家業余輪椅籃球俱樂部,訓練場地和競技輪椅,專門用來吸納想打球的年輕人,鼓勵他們走出家門,豐富業余生活。
趙醒歸任男隊隊長,有空時就去俱樂部教那些殘疾朋友打球,偶爾還會組織比賽,讓他們參與實戰。
比如這年十月,a省殘聯組織了一次業余輪椅籃球比賽,面向所有輪椅俱樂部,在外地舉行,趙醒歸決定帶俱樂部的一群小伙子去參賽,還從錢塘隊找來兩個外援季飛翔和劉坤。
出征前,趙醒歸聯系到錢塘另一家輪椅俱樂部,希望和對方打一場友誼賽。
他曾經和那家輪椅俱樂部的幾位男士打過球,那邊年輕人不多,三十多、四十多的大哥倒有好幾個,其中有個截癱的年輕小哥令趙醒歸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