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廖宗主暫時退出了座位。
繼續給弟子編組的,只剩下寧晚晚等三人。
寧晚晚算了算∶"去掉醫修后,剩下來的人數,有三千四百五十二名,其中,金丹期的弟子最多,有一干五百六十五名,元嬰期其次,有一干三百二十名,化神期四百三十一,洞虛七十六,合體五十五,大乘期六位。"
其中六位大乘期修士,無一例外都是宗主級別。
乾坤子、太一子、廖宗主,還有一個不知去了哪里的林欲雪,剩下的兩位,則是剛剛步入大乘期不久,修為還不算穩固的修士。
結果其實并不出人意料。
哪怕是人才輩出的仙門,越往上走,人數只會越來越少。
有些修士甚至一輩子會留在金丹元嬰這樣的修為停滯不前,直至死去。
而且不要看著三千多人里高修很多,要知道這一次來襲的妖獸潮天階妖獸更多。
情形還是十分嚴峻的。
太一子見寧晚晚拿出了紙筆,要細致的把這三千余弟子劃分成七十二個隊伍,緊皺起眉頭∶"哪里需要這等麻煩均分就是了。"
但寧晚晚搖了搖頭,并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均分太簡單了。就算是行軍打仗,也有前鋒,主力之分。"
"我們必須有這樣一個精銳隊伍,只要他們出馬,就沒有拿不下的陣眼,足以對整個妖獸產生震懾"
寧晚晚的心中,一個清晰的計劃正在逐漸成型。
在用紙筆編排隊伍時,她也不止是單純的編排,而是將每一個修士的信息都牢牢刻印在腦海中。
她的記性本來就不錯,如今修煉到元嬰期以后,頭腦的清晰程度與神識的強大也是今非昔比,記住這些東西,對于天天都要被林欲雪強迫記住一本劍譜或者一本功法的她來說,根本不在話下。
因為她知口道∶
這七十二個隊伍,她要每一個都做到心中有數,牢記住他們的修為與擅長的功法,這樣,才能在陣眼出現的時候,第一時間派遣出正確的隊伍。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
在寧晚晚與乾坤子太一子的共同合作下,七十二個隊伍,終于編排完成了。
這七十二支隊伍,有擅長攻伐,高修不勝枚舉的主力隊也有善于防守,會布陣畫符的后備防衛隊更是有冰系劍修,炎系劍修,等等針對不同妖獸所設立的隊伍,五花八門,包羅萬象。
說來也i5。
就在隊伍編排成功一剎那。
妖獸潮大軍所組成的天罡地煞殺陣,也終于顯露出第一個陣眼來。
不等乾坤子、太一子兩人做出反應。
庶真沙盤前的寧晚晚看到那陣眼處天階妖獸顯形的征兆,當機立斷,將三枚飛行棋母子朝那陣眼處拋去。
這三枚棋子,分別是由御神劍宗弟子所組成的赤炎隊,風霧派弟子所所組成的流風隊,以及還有,由無名宗宗主廖明所帶領的,又有兩位大乘期宗主坐陣,高修云集的主力隊。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寧晚晚一次扔出了三枚具有相當重量的棋子,為的就是要確保這第一仗,鐵板釘釘拿下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