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招牌烤魚,請用”
“十號桌藤椒烤魚一份”
“客人不知要什么魚咱們都是現殺現做,魚就在外面的池子里,若是感興趣可以前去挑選”
“滿座啦麻煩后面客人稍等”
“二位往這邊來”
濃烈的香伴著嗆人的辣飄進每一位食客的鼻端,烤爐上方夾在特制器具中的大烤魚被膚色微深的大手挨個穩穩翻了個個,魚油從器具的邊緣滲出,滴落在下方的炭火中,激起一陣帶著香味的煙氣。
下午的溫度說不上涼爽,在這個不算中飯時間也不算晚飯時間的微妙時段,新租下來當做烤魚鋪子的兩個檔位卻已經坐得滿滿當當,就連邊上沒開攤的早餐鋪子都坐滿了人,幾乎全是聽了消息沒吃中飯、早早來占位置的熟客。
像后面被烤魚攤里飄出來的香味所吸引的客人們,只得早早體會一番后世“排隊等號”的苦楚,坐在外面陸蕓花看情況不對果斷找人借來的板凳上,磕著炒黃豆之類不值幾個錢的小零嘴消磨時間。
“王兄,這豆縣的豆子確實不一般,炒黃豆比我在別處吃的好吃許多。”一位穿著讀書人長衫的郎君操著一口不甚標準的官話,津津有味地從手中折疊出來的草紙盒子里又撿了幾個炒黃豆,只聽“咔咔”之聲過后又含糊道“就是這炒豆子啊有些火大,吃了會熱氣,等等去喝一碗涼茶如何”
如今是個什么都慢悠悠的時代,手作的東西總是要慢一些的,劉郎君走南闖北,到一個地方就會去本地有名的食店坐一坐,既然有名那就不會缺少客人,他已經習慣了等待,卻也是第一次等位置時候店家還會發這等小食。
“昨日那縣城里涼茶鋪子的掌柜似乎說他們在這邊也有店”喚作王兄的男子膚色微深,眼窩微凹、鼻梁挺直,身上也穿著深色的長衫,帶了冠的頭發梳得整整齊齊,但依舊能看出額間碎發有些卷曲,雖一口官話也不甚標準,口音卻與劉兄完全不同。
他似乎思索了一下,又嗅了嗅店里飄來的味道,最終提議道“這烤魚的味道聞起來濃郁嗆人,似乎有花椒和茱萸的香氣,我們先去買些涼茶帶過來,吃魚的時候喝,如何”
“郎君說的是縣城里的那個涼茶鋪子那東家確實在此處也開了一家店,味道與縣城一樣,位置在”林嬸正巧出來給諸位等待的客人們送豆子茶水,路過時候聽見他們的話,熱心地給他們指了地方。
“多謝嬸娘。”王、劉兩位郎君客氣地給林嬸行禮道謝,又捧著草紙小盒子乖巧地任由她再次倒滿豆子。
“那我們先去買些涼茶帶過來既然有茱萸和花椒,不如就買些羅漢果荷葉”劉性郎君又撿了個豆子咔咔吃了,他性子比友人更散漫,常常是看著這個忘了那個,但有一個很好的優點,就是極其善于接受友人們靠譜的建議,說完馬上站起身,四處望了望卻又躊躇地坐下。
他猶豫道“王兄,好像等一下就到我們了,這”
“我去買,若是到了我們你先進去就是。”王姓郎君說罷不再遲疑,快步就往剛剛林嬸給他說的地方去。
劉郎君抻著腦袋看他走遠,復又嗑起黃豆,無人聊天便只能再次四處打量他們剛剛坐下的時候已經就烤魚攤子的樣子討論過一輪了,這會兒雖仍舊覺得新奇,卻沒有之前那么興奮。
同灶臺就在外面的早餐攤子不同,如今這新修的烤魚攤說是小攤子,卻很有縣城里食店的模樣,所有操作都在后面被擋住的操作間里完成,就連烤魚這一項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