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里加爾世界東海岸北部,與蘇奧米爾王國接壤的帕羅西亞高原部落民族也即是帝國俗稱的高地人有一種音譯為吉爾特的衣物。
用厚實北地羊毛制成的吉爾特是每一名高地人在秋冬季節出行必不可少的傳統衣物,它的歷史最少可以追溯到古拉曼帝國時期,迄今已有近兩千年之久。
吉爾特對高地人而言意義重大,細心保養的這類衣物有時甚至會成為傳家寶延續數代人使用。
但除了傳統象征意義,它更多還是一種適應苦寒又貧瘠的高原地帶的實用衣物。
擁有吉爾特的高地人,外出是不必攜帶帳篷與寢具的。它是斗篷,是睡袋;是帳篷,是天幕;是地鋪,是兜帽,甚至還是裙子因為吉爾特這種所謂的衣物。
其實就是一塊由厚實羊毛做成的,長達6米的布料。
因為原始,所以可以千變萬化,適應性極高。反而是高地部落一部分的首長貴族們,在近年與王國以及帝國的接觸中學會了所謂的明人方式以后,將冗長又繁重的吉爾特只保留格子裙與披肩的部分,改成了一種只具備裝飾意義的特殊穿著。
冗余、原始、粗糙。
卻因此具備極強的可塑性,一切皆可成為。
而當它逐漸定型,逐漸削去那些所謂多余的部分,開始向著某一個形狀特定時。
盡管確實看起來減負了,看起來更加專精于這一目的了。
卻也失去了所有變化的可能性。
這點不單單是衣物,人亦是如此。
生物,亦是如此
“咔嚓!”馬車的車輪碾過凹凸不平的道路,車內的東西四處亂晃以至于乘員們必須用后背抵住箱子的同時再用腳蹬住確保它們不會砸自己身上。在這樣的路況上高速行走對車軸和整體的結構強度有很大的損害,但眼下不是計較這種空當的時間點。
“緊追不放!”末尾馬車的武士們大聲報告,他們抓著弓,但卻無法射擊。馬車來回晃動過大加上和弓的體積,射擊時他們實際上需要半個人探出去才不會被車內的東西干擾到。這種不穩定的平臺本身就造成了命中率低下,再加上那狡猾的三頭野獸很明顯注意到了弓箭能對自己造成傷害,它不再傻乎乎地跑直線,甚至因為忌憚而保持有一定的距離。
“像狼一樣。”璐璐很顯然注意到了對方的行為模式。
這是善于比拼耐力的追蹤型掠食動物的特點。利用自身強悍的長跑能力,不追求短時間內追上物,而是維持一定距離和壓迫感逼迫物逃跑以消耗體能,最后在對方精疲力盡的時候給予致命一擊。
是源自奧托洛巖龍的本能?因為它吸收了那幾頭龍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繼承了它們的本能顯然不是的,亨利簡短介紹過的奧托洛巖龍是典型的伏擊型掠食者。在奧托洛帝國西部峽谷地帶生存的它們善于利用強大的攀巖能力伏擊來往的生物。奧托洛巖龍的經典襲擊方式,是在物察覺不到的巖壁上空一躍而下然后利用小型前翼減速,一擊致命。
比起狼喜好的長途追蹤,它們的狩方式更像是猛禽,一躍而下用強而有力的爪子制服物再迅速叼起攀巖離去。
它們的身體結構從來就不善于長途追蹤,因此自然也不具備這種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