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科里康拉德向著海岸線前進的漫長坡道最后一小段路途,沿途小型的村落和旅館開始更多地出現。
有些不可思議地,這里的地勢并不是單純的往下,而是擁有一個坡度不算特別大的隆起,之后才是一路向著東邊傾斜。這樣的地形其實并不像人們所想的那般罕見,事實上,科里康拉德的這條蜿蜒扭曲的道路之所以會成為索拉丁地區通往碼頭的唯一干道,其根本原因還是本地那復雜的山地地形的緣故。
整個索拉丁高地,本質上都是屬于坦布爾山脈突出的一部分山巒組成的。此起彼伏的小丘,復雜的山地地形與亞文內拉的南方有的一拼,科里康拉德人耗費許多年的歲月才清理出來的蜿蜒長道就是選擇了那些地勢較為平緩的地區開拓出來的,若是直接開通一條垂直的道路的話路上還不知道得碰上多少的障礙物。
但盡管當初開辟道路的人盡力繞開過于崎嶇的部分,有些地段仍舊是無法避免的。作為這條無名道路上的諸多無名地點當中罕有的擁有名稱的地區艾倫坡這處的距離海岸線僅僅只有數十公里的小型山坡,就是整個干道上最為著名的一處,而它之所以著名,卻還是與那與西海岸的任何其他地區沒有區別的血腥歷史有關。
艾倫坡,從這個與我們故事最初開始接觸過的地方,亞文內拉那邊的愛倫哨堡發音完全一致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這里其實是古早年代逃難來到這邊的,亞文內拉的移民所在本地建筑起來的一個小型的聚居村落。
艾倫這個名號,最初是來自于北方四島的斯京海盜。在北方人的語言當中它指的是高大英俊的人,而在經歷過許多個世紀的演變以后,亞文內拉的方言當中,艾倫變成了地勢較高的地區,以及受神所啟示之地稱謂這與白色教會的理念不謀而合,越是高的地方就越是接近神明這一共同的特點自然而然地,并沒有為本地的移民帶來什么美好的未來。
亞文內拉人都是山民,某種程度上,他們的民族性格和草原那邊的游牧民族之間的共通性要比其他西海岸人更高。
這也是為什么這個小國至今白色教會的信仰都沒有普及開來的真正原因,作為艾卡斯塔平原地區本身傳統的多神信仰他們可以接受,但處處要求加以限制甚至要每日祈禱個三四次的白色教廷,這種來自于繁榮的拉曼帝國的“講究”,實在不適合這些民風淳樸而彪悍的亞文內拉平民的口味。
在一個傳統的未經過多熏陶的亞文內拉人看來,為了土地和資源而展開戰斗和掠奪,他們可以理解;但為了不知所謂的僅僅是一個象征性的意義,僅僅是因為這片坡地比較高,就必須占領來建立教堂,這簡直是不可理喻。
他們在這兒經營了好幾十年,發展出了一個數十戶人的幾乎就要可以成為城鎮的村莊。但白色教會的人就這樣轟轟烈烈地趕了過來,鼻孔看人高高在上的地區主教拿出一紙根本沒人看得懂的文書就告訴他們必須拆除自己的房子為教會騰出空間,并且出人出力幫助建設當然,為了上神的榮光,這一切都必須是免費的。
莫名其妙,強取豪奪,淳樸耿直的山民們自然不肯接受,而這之后發生的流血沖突,最后沒有懸念地以裝備精良人多勢眾的白色教會占上風落下了結局。這場爭斗是血腥而又殘忍的,導致的嚴重結果是整個科里康拉德地區漫長的這一整條坡道,自那以后再也沒有能夠建立起此等規模的村莊。
落敗的艾倫坡原住民死傷慘重,幾十戶人當中的精壯男子全部戰死。教會派遣了大量的軍隊確保他們再也不敢反抗,之后又責令幸存的村民不論男女老少都必須幫忙開采石灰巖來構筑偉大的教會。
過度的勞動和虐待,使得原本就損傷殆盡的村民,一再減員。
但這場“勝利”卻在當年的白色教會內部被吹上了天,艾倫坡地區教會的大人物們雄赳赳氣昂昂,挺直了腰板仿佛他們是恢復了敗北于耶提納宗之前的榮耀直到連同他們自己在內本地駐扎的大量修女修士神官軍隊都連最基本的需求都無法滿足,肚子餓得咕咕叫卻找不到任何食物的時候,他們才后知后覺地開始反思。
沒有人口,就沒有貿易;沒有貿易,就沒有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