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軍是精明的,他們懂得自己不能聚集起來去跑到內拉森林走廊這些平地上硬碰硬玩軍團戰,因而分散退入森林深處利用人數的優勢打持久的游擊戰。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擁有靠譜后勤和友軍支援,在千里之外的異國他鄉打一場不屬于他們的戰爭的奧托洛人,像是緊繃的弓一樣,給自己施加了過多的壓力。
士氣的連續下降以及整體方向上的判斷失誤,導致了他們在日漸進步的北方軍士兵手中愈發地像是一個麻木的訓練靶子。
誠然,他們曾擊敗了對手。但因為友軍的愚蠢他們卻未能及時擴大戰果奧托洛的這支重裝步兵是徹頭徹尾的精銳,他們是優秀的,只要崗位分配合理的話他們可以發揮出最大的效果。但他們卻被愚蠢又無能的亞文內拉南方聯軍所拖累。
面對雖然稚嫩,但絕對不能小瞧的對手,他們所擁有的是這樣一群無能的隊友。減員四成仍舊努力維持秩序的奧托洛重裝步兵依然在孤軍奮戰,他們越來越疲憊,凹陷的盔甲破損的盾牌受傷被埋伏命中的士兵,長時間未能夠得到充足的后勤補給體力和耐力也開始下滑,而在這樣的情況之中,他們還要忍受那些南方貴族們的自以為是和強烈不配合的態度。
“就好像比起勝利,他們更加在乎看我們吃癟一樣”軍團的長官憤怒地在私底下如是說道,而當這一天在亞希伯恩二世的強制命令下,熟悉本地的農民以及內拉森林走廊地區代哈特大公麾下的騎士和軍士們,終于總算是和奧托洛人結成了聯合部隊走到了一起,由本地人帶路他們開始更加順暢地推進,看似情況終于要重新趨于時。
由于情報的閉塞,不清楚亞希伯恩二世對本地的農民和貴族采取了什么行為的奧托洛人,再度被這個愚蠢的隊友間接捅了背后一刀。
愛德華給予了農民們身為人類的尊嚴,以及獲得更加美好生活的希望,這東西雖然只是點點星光但一旦嘗過滋味一切就不再相同。
而亞希伯恩二世所做的事情與他恰恰相反,他以一貫的西海岸貴族和王族的思維方式,認為只要予以暴力和強權人民就會乖乖順從。但被斷絕了希望,被摧毀了家園的人民這一次不再選擇忍氣吞聲。
人類在被逼到極點,在斷絕了一切生的希望的時候,那種破釜沉舟一往無前的氣勢。
20多年前這支軍團的前輩們在坦布爾的另一端見證過,而20多年后,他們再次體會到了這一切的可怕。
軍團長意識到發生了什么,即便他并不是一位真正的名將,但從那些農民們迅速散開的模樣他也立馬就知道了有詐。
為了防止如同之前那樣將戰線拉得過長以至于被逐個擊破,他們這一次采取的是緩慢的整支軍隊整齊前行的陣型,而這,給予了愛德華他們等待已久的一網打盡的機會。
因為物資不足僅僅出動過一次,之后全程都在養精蓄銳的北方軍兩千余重騎,隨著農民們四散開來的訊號從遠處的藏身點發出震天動地聲響撲了過來。采用針對步兵的裝備,使用的不是長矛而是投槍的奧托洛人面對全身板甲的騎兵無法起到太多的作用,更別提絕大多數的投槍在此之前也已經消耗殆盡。
他們把目光投向了旁邊的那些騎士,五百余人的代哈特大公麾下的騎兵若是肯幫忙的話,他們即便無法取勝至少還能夠有序地撤退。但亞希伯恩二世的行為不單單逼得農民們全部徹底造反,在國王將大公直接斬殺并且逼迫他們屠殺自己的領民以后,這些人又怎么可能會服從他的領導。
他們擺好了架勢和奧托洛人分隔了開來,并且將手中的武器都丟棄在了地上翻身下馬舉起白旗奮力地搖晃,北方軍見此陣勢調整了角度,義無反顧地朝著奧托洛重裝步兵的陣列沖去。
“我詛咒你們這些該死的家伙”軍團長高聲地用奧托洛口音濃重的西海岸語這樣喊道,緊接著他的聲音就淹沒在了震天動地的馬蹄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