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雨但相對溫暖的南方,帳篷注重的是防水性能。而到了相對干燥但卻寒冷的北方,能夠在營帳之中點燃篝火溫暖身體,就變成了一個更加重要的考量因素。
開在帳篷正中央的圓洞處于整個營帳的最高處,巨大的傾斜角度使得雨雪更容易滑落,只有那些垂直飄落的會落入營地之中。并且加上人是睡在兩側的,落下來卻也倒不會淋濕身體或者是隨身的衣物還有食物。
它擋不住南方驟降的暴雨,但是在北方的秋冬之際,卻是極佳的選擇。
所謂風土人情,大抵莫過于此。
于這些生活的微小細節,你總是能夠看得出來當地勞動人民千百年累積思索出來的生活智慧。
沒有什么東西是能夠一招鮮吃遍天的。自大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世界的奧秘,懷抱著其它人都不過是凡夫俗子的思維,脫離了人民群眾基礎生活變得不食人間煙火,最終卻被他們所瞧不起的人民所推翻的那種貴族故事,古往今來都不在少數。
沒有誰是比其它人更加擅長生活的,南方人的衣食住行是適應了南方環境,而北方人也在他們所在的環境里做出了最佳的選擇。
簡而言之。
存在即是合理。
賢者之所以是賢者的理由,并不因為他懂得許多知識。光是擁有知識而脫離了這些細節的話,那就像是那個著名的寓言把自己封到了象牙塔當中的大魔導師,在照顧生活的弟子離去以后,竟連自己做飯都沒有辦法,最終空有滿腹的魔法知識,卻活活餓死。
亨利始終是貼近著生活的,也始終是尊重著人民群眾的智慧的,他的力量來自于日常,來自于生活,來自于千百年間無數前人思索累積下來的細微知識,而非脫離了人民基礎固步自封的閉門造車。
這個稱號所代表的東西并不是某種脫離普通人的超然存在盡管某種意義上某種方向上它也并沒有錯,但若要真正給予這個含糊又曖昧概念予以確切的稱呼的話
所謂“賢者”,應當算是“立于人民之中,而又超然于人民。”
正因擁有的知識超越了常人的認知,他才能夠為他們指明方向。而也正因為他仍舊立于人民之中,他的一切都是基于千百年勞動人民累積的細微智慧,他也才真正明白普通人會想些什么。
如今比起過去已經成熟了許多的洛安少女這樣想著。
自己要學的東西仍舊有許多,而這也正是歷練,正是旅行的必要性之所在。
總是固守那方寸天地的生活或許是安穩的,但這種安穩建立在一成不變之上。冒險者的生活為大多數人所詬病,傭兵、旅人和商人的名聲從古至今都算不上好,人們利用他們以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但內心里卻認為這些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攪亂了自己安穩的生活。
民族單一性越強,越是排外的地區,你就越是可以感覺到這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氛圍收拾好了行李正準備重新上路的米拉回過了頭,她又忘了如何發音的那個卡什么什么涅的村子已經在身后能看到的視野邊緣,若非制作早餐的煙氣升騰而起,從這個角度看過去你都不會認為那里有一個村莊。
被恐狼咬死的綿羊剩下的羊毛被盡量剪了下來,因為天熱緣故死了好幾天的綿羊已經沒什么可用的肉了。村民們盡全力地取下了還能用的部分,意圖回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