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京薩迦的起源傳說記載,最初的丹拉索民族便是定居在歐羅拉北部更往北的地區。他們曾經也是大陸居民,而后在無法忍受北方的苦寒以及各種可怖生物的侵擾以后,舉族南下遷徙。
但蘇奧米族人已經占據了相對豐饒的南方土地,在兩個相似但又有不同的民族爆發了無數次戰爭以后,精疲力竭的丹拉索人放棄了大陸,前往海上尋求生機。最后在歐羅拉西面的茫茫大海上找到了面積巨大的北方四島,得以在另一處地區發展繁榮。
如今戰爭已成遙遠的往事,分成東西兩方隔著茫茫大海的兩個民族各自走上了不同的方向,最終演變出來有許多差異的語言和文化。重新有交流和溝通僅是最近幾個世紀以內的事情。但不論如何,蘇奧米爾的人口主要聚集在歐羅拉的事實,從這些細節當中也已經可以得知。
在夏末初秋來到蘇奧米爾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這一時節雖然沒有雪景可看,但氣候也是相對怡人。
從波魯薩羅出發,途中經過的是牧民們的小村莊聚落。這里沒有太多物資可供補給,所以出發前也必須自己做好準備。但腳程稍快的話,也不過一天多一點的時間,就可以到達北歐羅拉地區最初的小鎮了。
從這里開始,算是真真正正的蘇奧米爾領土范圍之中。只是有些令人意外卻也算得上意料之中的是,這座名為波里依寧的小鎮,仍舊充滿了拉曼人的痕跡。
這對亨利他們三人而言某種程度上倒是行了方便,因為在一個常有商人旅客來來往往的小鎮之中,人們不會對他們這樣的外來者投來過多不必要的注意。
蘇奧米爾如今的這位女王陛下一門心思想與帕德羅西帝國修好的想法,肉眼所往目光可及之處,遍地都是證據。
王室的想法轉變成語言轉變成命令,去到了地方藉由權力與財富最終化為了實物。
至高權力者的獨斷對于底下人民生活的影響,這便是最佳的例子。
小鎮入口處的路牌分別立了兩塊,第一塊是不那么高大的石碑,看起來已歷經許多光陰。上面用石鑿加之以紅氧化鐵顏料涂抹寫著蘇奧米爾語的“波里依寧”。
而在它的旁邊,一塊更新也更耀眼,足有兩米多高顯然是當代造物的黑鐵招牌,則是用花體的拉曼語寫著“拉丘達瓦爾迪拉茍”意為“翠湖之鎮”。
鎮如其名,波里依寧稱之為翠湖鎮確實并不為過。站在入口視線從僅剩根基的城墻往內看去,你可以清晰看到在正午的陽光下波光粼粼的巨大湖泊。這正是所有北上的旅人會見到的第一幕,在越過了南歐羅拉地區的森林和平原以后,第一個迎接他們的便是這美麗的湖畔小鎮。
這是千湖之國的起始點,從這往上建立在湖畔的城市和小鎮數不勝數。
“帕拉帕拉停下停下”操著一口蘇奧米爾式拉曼語的士兵攔住了三人。這里顯然和波魯薩羅一樣都有武器管制的律法,只是士兵的穿著與僅僅二十公里外的小鎮區別甚大,盡管胸甲上面仍有相似之處,但搭配的罩衣,頭盔還有武器卻大不相同。
帕德羅西帝國的中部地區還有南境城邦聯盟的許多地方都流行白甲,也就是不穿罩袍的設計。但在天氣更加寒冷的蘇奧米爾王國自古以來在盔甲上面加裝罩衣保暖就是常有的行為,所以這兒的流行趨勢也與西海岸更加類似。
士兵們的夏季罩衣是相對輕薄透氣的,腋下等許多地方還開了透氣孔,長期站崗的情況下有罩衣還能防止盔甲被曬得過熱在三人觀察的時候,守軍的士兵拿著戰戟走了過來。
同為知曉戰斗之人,洛安少女輕而易舉地注意到了這些人的警惕他們扛著長桿武器的方式是用手心托在戟的底部,而不是抓著桿子中部,這種做法是為了隨時發揮出戰戟的最大攻擊距離,結成防御陣型而作的換而言之,不是通常的攜帶武器姿勢,而是戰備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