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政界開始變天了。
新歷1340年10月31日,在外孫康斯坦丁過世之后,皇帝希格蘇蒙德沃茨諾里昂塞克西尤圖一世以謀殺及叛國的罪名逮捕了赫墨斯皇太子,并在短短一周后越過了帝國元老院否決了所有貴族大臣的懇請。
將皇太子。
判決死刑。
坊間流傳的父子不和,這下是徹底地被坐實了。
帝國的政壇掀起了風暴。已經84歲的皇帝饒是看上去仍舊精力旺盛,但在這種年紀處決自己唯一的男性子嗣,不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一件具有天大風險的事情。
“一旦皇太子被處決,若是陛下也隨后西去,吾國將會陷入無主的混亂之中,請陛下三思啊”資格最老自他登基之日起便一直伴隨在身邊一把年紀的老宰相,為大局著想而開口勸誡的結果,是被以養老的名義剝奪了地位遣送回到封地之中。
這還是念在多年的情分之上,若是其它人只怕這會兒已經掉了腦袋。
繼任宰相職位的是長公主的夫婿南方親王尼格松弗洛普威斯孔蒂也即是逝世的康斯坦丁王子的親生父親。
他的上位只意味著一個事實,掌控帕德羅西帝國至高權力的兩個人形成了共同陣線。目的僅有一個,決然又不可動搖。
他們要為康斯坦丁王子報仇。
宮中已無任何人膽敢發聲,而那些仍舊忠于帝國的朝臣擔心于紛亂的到來,在苦思冥想之下將目光投向了極北之地,悄悄地送出了求援的信件。
如果說當今的整個東海岸尚且有誰擁有這個份量能夠勸得動皇帝陛下的話,那也就只有海茵茨沃姆湖畔教會存在的教皇了。
于公于私,耶緹納宗教皇乃至于蘇奧米爾人都不愿意看到赫墨斯皇太子被處決。
在女性無權繼承皇位的當下,康斯坦丁王子逝世而皇太子赫墨斯又被處決的話,剩下有塞克西尤圖血統的外親當中與皇帝走得最近的便是這位父憑子貴的尼格松親王。
而不論是從人民的角度還是教皇的角度來看,這位尼格松親王都不可能是合格的皇帝。
他與希格蘇蒙德一世性格相近喜好戰爭與征服,但能力卻相當一般。幾次與高地民之間的沖突都是單方面以權勢壓人對于老牌將領們的進言充耳不聞,最終導致本可輕松得到的勝利變成慘勝。
而尼格松親王本人對此還沒有任何自覺,在帝國政界當中一直逢人就開始吹噓這些勝利。
因此,貴族和士兵都不待見他。
而教會在這方面上沒有好上多少。自少年時代開始,這位親王就數次在公眾場合表達侮辱教會與先人的言論,甚至于迫害傳教士的流言也絡繹不絕。
不知尊重他人,大嘴巴又沒教養,像這樣的他十分符合帝國中央貴族對于南方貴族的刻板印象。畢竟帕德羅西帝國的政治中心一直都在靠北的地方,南方因為和倔脾氣的矮人之間沖突的緣故一直不甚太平。加上地形復雜雨林密集的緣故,很多地方都存在有文化脫節的現象。
不光是現代帕德羅西帝國的流行風尚和用語,即便是神圣的耶緹納宗教會在南方許多地區的影響力也不夠強烈。
“南方的野蠻人,不開化沒教養的鄉下窮鬼貴族。”這樣的說法不光是北部貴族,在幾次地區主教被毆打的盛怒之中教皇也在公眾演講上使用了這樣的詞匯來形容尼格松親王。
即便是嫁給他的長公主實際上也只是典型的政治聯姻,為求南北統一,而非因愛結合的。本身對于上流社會的女性而言,愛情就一直是一種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而基于這樣的前提條件之下,尼格松親王若是上位了,蘇奧米爾人、帕德羅西人乃至于整個耶緹納宗,怕是都會迎來一場災難。
不服從他統治的中部和北部貴族必然會反抗,而好戰成性又和教皇有矛盾的他若是手握大權了,蘇奧米爾也逃脫不了這場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