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至高權力者的一舉一動對于他人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皇帝陛下的一個決策。
東海岸最繁盛的時代就將要步入惡劣的時代。
而他們自然不能允許這些發生。
赫墨斯皇太子必須存活,不論是為了帝國、蘇奧米爾王國還是為了耶緹納宗。
接收到信息以后教皇迅速命部隊兵分兩路,一路火急火燎乘船前往帝都由教皇親自出馬勸說。而另一支作為保險性質的部隊則是暗中悄悄陸路進攻,也進入到了帝國境內。
萬一勸說失敗,他們就將以武力攔截送往刑場的部隊,救下赫墨斯皇太子。以期之后皇帝頭腦冷靜下來,抑或熬過幾年等到皇帝駕崩再回來宣稱對皇位的主權。
出行勸說的隊伍自然是教皇與重量級神職人員組成。而另一側的武裝部隊,則由海米爾寧率領儼然已經成為了教會騎士的銀衛騎士團成員出行。
總計25名成員,他們盡數都是資深騎士,并且和海米爾寧一樣是平民出身。這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即便在銀衛當中可信賴的人也并非所有。這些人若非皇太子的存在只怕無法得到今天這般的地位,因此他們對于赫墨斯本身也擁有相當高的忠誠心,會為了他赴湯蹈火。
然而盡管如此,他們內心也仍舊糾結萬分。不少人都默默祈禱著教皇能夠成功勸說,避免戰斗。畢竟和邪教徒作戰是一回事,要對著同樣作為帝國軍成員的護衛隊下手又是另一回事。
但命運總是喜歡作弄人的。
在新任宰相尼格松的煽風點火之下,教皇始終沒有能夠找到機會勸服皇帝。事情最終于11月21日的清晨落幕,一切都進入到了最糟糕的結果。
進入到帝國境內潛伏下來的海米爾寧等人,在躲藏的地點當中收到了渡鴉帶來的紙條。
紙條上沒有文字,因為這種事情不能留下任何話柄,所以在之前就約定好若是一切平安就用白紙,而若是事情不順利必須武力相向的話
“紅色。”海米爾寧神情復雜地回過了頭看向了其它24位騎士。
“唉”阿西奧嘆了口氣,扶著額頭,其它人的表情也沒有好上多少。
在利卡多逝世而蓋多護送他回南方老家安葬的如今,整個銀衛能夠動用的資深成員也就這些了。他們都是一副傭兵打扮,除去了任何銀衛騎士團的徽章甚至連會暴露身份的飾品都沒有穿戴,避免戰死或是被俘以后連累家人。
身上穿著的是短擺短袖鏈甲配合油煮硬化的皮甲,負重僅有7公斤左右的同時,修身裁剪開口部分還用皮繩拉緊的鏈甲也進行了發黑處理,大幅度避免反光和聲響。
騎士們沒有佩盾,而是帶著大劍、短劍、匕首和十字弓。盡管銀衛開發出來的這種雙手劍比較獨特因而若是使用了容易被人順藤摸瓜,但考慮到他們需要速戰速決突擊救人逃離一氣呵成的緣故,沖擊力極強的它還是要比起單手劍更加合適。
并且這種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們的覺悟。做這樣的事情搞不好就會變成對于帝國的背叛,接受騎士教育的他們不會逃避自己的罪孽,盡管個人身份的細節被抹消以免連累家人,但整體而言還是要承擔這份責任的。
他們終歸是有些榮耀與自尊存在的人,就算換上了傭兵的行頭也不會徹底放下這些。
話歸原處。由仍想挽救皇太子的那一部分朝臣透露消息,赫墨斯的處決被定在了三天之后。在帝都北部海米爾寧故鄉的那座小鎮附近刑場處決,處決方式是斬首這是對于貴族而言極具侮辱性的一種方式。
千年文化傳承的帕德羅西帝國貴族即便是死都要講究死得優雅,過往便有許多貴族在將被處決的前一天都會選擇不吃不喝,便是為排干體內殘余,以免死前掙扎因痛苦失禁便溺而失了最后的顏面。帝國的絞刑架也是因此再三修改,作出來合適的高度,能夠在落下的一瞬間拉斷頸椎死得干凈利落。
斬首這種會死得無比野蠻的做法是針對罪大惡極的人的,而赫墨斯身為皇太子竟淪落到這種下場,只怕即便是作為藏污納垢之地的那座小鎮的劊子手,也會雙手發抖吧。
但那到底是因為能砍下皇族的頭顱而興奮,還是擔心事后被滅口的恐懼,就不得而知了。
再度回到這片區域,海米爾寧的心境是復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