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徐徐,海浪被流線型船艏破開的“嘩啦”聲一陣接著一陣傳來。
水手們在上層行走交談著,處理著各式各樣的事務。陽光投射在剛剛清理過的甲板上,一些略微突起的部分水跡已經干燥,呈現出了不同的顏色,而稍低一點的則是仍舊有積水存在,在寒冷的天氣之中微微結起了霜。
盡管造船匠們當初盡力用刨刀把船板處理得筆直了,但在這么多年的使用過程當中,隨著日曬雨淋加上溫差變化,船板有許多也都有了略微的崎嶇不平。
些微的拱起,走過的時候因為縫隙的緣故發出“啪塔啪塔”的聲音這樣的程度還能接受。但若是拱起的弧度太大了,就應當暫停活動,駛到維修船塢去,將這一處船板給替換下來。
這當然只是經費充足時的理想情況,實際航海過程當中正如傭兵們在陸地的旅行一樣,充滿了各種妥協與將就。
東西只要使用就會開始消耗壽命,盡管經優秀工匠之手使用上等木料的船舶因其不菲造價能夠忍耐更長的時間,但這并不代表它們就不會損壞。
漫長的遠洋航行當中遇到的東西,有許多都會使得船舶的使用壽命縮減。
在冰冷海水當中的航行對木材和防漏涂料考驗極大,質量稍差的船殼或許能夠經受住莫比加斯內海溫和的環境,但在進入北黎伽羅海以后就會因為溫度的變化而開裂,滲水,最終導致船艙的貨物泡湯造成經濟損失,或者干脆就這樣沉沒。多塊拼接的木板在工匠處理時,倘若刨刀下刀有了那么一點偏差,結合得不那么緊密了,就會成為潛在的弱點。
這些絕不是可以馬虎了事的地方。正如頂尖的盔甲匠能夠把一副甲衣上的活動甲片做得嚴絲合縫,運動起來時就連一張紙都無法從縫隙當中插入以保護穿戴者不被對手用匕首撬開縫隙攻擊一樣;頂級的造船匠也對于自己手中的工具了若指掌,對他們而言僅憑一柄錘子一把鑿刀就雕刻出來精美的船艏裝飾木雕,也是如吃飯喝水一樣自然輕松的事情。
工藝的要求極高,加之以并非任何木材都適合用來造船的緣故,目前里加爾世界頂級的造船廠都基本集中只在幾片區域,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東方之月號的誕生地是南境城邦聯盟的主城,水上都市艾拉的造船廠。
正如這個以“艾拉銀幣”聞名于整個里加爾世界的都城所建造的其它許多船舶一般,她是一艘商船。南境人商業來往的范圍遠比其它任何人所知道的都要廣闊,整個里加爾世界都遍布著他們的足跡,這也是為何艾拉銀幣在東西海岸甚至于坦布爾山脈另一端的奧托洛帝國都可通行的原因。
他們建造的遠洋帆船只要細心保養維護,即便過去數十年依然堅實可靠。這些商人們逐利而行的本質,卻恰恰是他們把帕德羅西帝國造船廠這種公立機構甩在身后的根本原因。
盡管帕德羅西人擁有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最繁榮的港口,但若是你細心去看,卻能發現停泊其中的船舶尤其是大船最少有7成是南境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