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半個世紀以前,月之國社會一部分的和人武士之間,曾流傳著這樣的說法。
“棍術乃是一切武術之父。”
這種說法有著它自己的一套理論,木棍自身雖樸素,應用技巧卻千變萬化。與槍術、劍術乃至于其它許多技藝皆有共通之處。因而對棍術推崇至極一部分武士在統合意見綜合了彼此的經驗又從古書上取材之后,便在眾多的劍術和槍術當中崛起,創造了一門以棍術為尊的流派。
流派創始者們心高氣傲地將自己稱作“歸一流”,意為千變萬化不離其本宗,認定自己所學技藝乃是一切之本源。
而他們也確實十分能打。
當年在和人武士之間舉辦的各種比武大會上,歸一流的幾位宗師和門下弟子取得傲人成績是常有的事情。盡管經常有劍術家或者槍術家咒罵他們是鉆了規則的漏子用槍術的技法打劍術比賽;用劍術的技法打槍術比賽。但這些手下敗將的言論也往往被歸一流弟子嘲諷是不知變通的愚昧之徒嘴硬不肯認輸。
若你生在那個年代,見過歸一流的神話,你多半會和當年的許多人一樣,聽信他們的理論,認為這確實是一種完美的技藝,千變萬化,什么都可以模擬。
在50年前的比武場上,它是常勝將軍。勝利推動著歸一流的名聲,而他們也因此一度崛起,桃李滿天下。
當年就連遙遠北方的青知鎮也都有歸一流的道場,出門之時手持木棍的武士也一度成為了武藝高強的代名詞,以至于其它人大多對他們敬而遠之,畏懼十分。
但火起來快的東西也往往不長久,歸一流數年積攢起來的名聲僅僅因為一件事情就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土崩瓦解。
有道是樹大招風,人多勢眾又自恃武力高強的歸一流弟子平日在各種地方也沒少和其它道場的人起沖突,而大部分時候他們也確實能夠憑借名聲和技藝打敗對手。
直到他們遇上了自己所不擅長應對的敵人。
也就是道場以外,比武場以外的,拿著真刀真槍的敵人。
一個人,打敗了6個手持木棍的歸一流弟子。
而這個人甚至不是民間當年風傳的隱世不出的劍圣,他只不過是一個醉漢,一個落魄武士,因在酒店家漂亮女兒面前爭風吃醋和歸一流的弟子起了矛盾,借著酒勁拔出了身上唯一值錢的那把鋒利的刀。
萬法歸一,棍術乃一切之宗源是的,從使用的技法來說,木棍確鑿無疑可以模擬劍術與槍術。
但它終究只是一種練習用的兵器,哪怕模擬的技巧再像。
它終歸也不是刀劍。
銳器從來就不需要考慮如何以獨特的技巧造成最大程度的打擊,那是鈍器干的活。
銳器只需要打磨鋒利,然后將鋒利的那一面對著你的對手缺乏甲胄防御的身體即可。
只需要碰到表皮,輕輕一劃拉,切開的傷口就足以令你的對手感受到莫大的疼痛,以及鮮血流失的恐懼。
在同樣使用練習用的竹木武器進行的比武大會上無往不利的歸一流棍術,遇到了正兒八經的開鋒銳器,這6名血氣方剛的弟子忽然發現自己手中的武器是如此地無力。
他們是搶攻成功了的。
武士喝醉了酒連招架用的起手式都沒能擺出來,而他們有著人數的優勢。
但是面對喝酒喝高了青筋暴起的流浪武士,歸一流弟子那些點到為止,在比武大會上可以得分取勝的打擊技巧無法將他擊倒在地,甚至難以阻止他的靠近。
習慣了擊打得分,他們甚至不知道要用多大的力氣才能保證擊倒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