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野獸,以及其它個體壽命更為長壽的文明究竟有些什么區別。
若你問見識了許多,走過了許多路途,歷經了許多風雨的亨利梅爾的話,他大抵會回答你“未來”二字。
仍舊稚嫩的我們的洛安少女多半會說是“思考與學習”,而她身畔的武士乃至于夷族出身的璐璐則大抵會歸結于“傳統”與“精神”。
咖萊瓦與綾應當總結在“知識”之上,可這些其實諸如精靈等種族也并不缺乏。
精靈在魔法上的造詣是公認的,他們擁有人類當中迄今為止都未有人得以問津的大魔導師這種能一個人對抗一整支騎兵的存在;而矮人在鍛造技術上的出眾知識也遠超普通的人類,他們自千百年前就已經掌握的多種合金技術至今都足以令大部分人類贊嘆不已。
侏儒一族的工程技術,獸人的傳統尚武精神,所有其他人的回答你都可以在別的種族身上找到對應。甚至就連野獸都會思考和學習,獵人都知道嗅覺敏銳的野獸會對人類的味道起反應因而需要躲在下風處,而中過一次陷阱并成功逃脫的也往往不會再被相同的套路捕獲。
所以賢者的答案是未來。
精靈會傳承魔法,是因為“一向如此”。獸人遵循著可能已經有幾千年的古老傳統,拒絕改變;侏儒能制作出翱翔于天際的飛艇,也正因如此,他們才看不到腳下人類世界幾十年一新的變化。
或許只有與人類接觸最多的矮人一族,尚且能夠推陳出新。
可這仍是被動的,而且矮人接受新技術的時間是以兩三代人也即是幾百年為單位。
思考未來,眼光越過現在,為上百年以后甚至自己都已經死去的年代做好盤算,留下足以影響后人的事物。培育出有能的人。
“立起一塊磚,眼里卻已看到數百年后這座城邦繁華的模樣。”
這是短壽種獨有的浪漫與哲學,也正因如此,人類才足以將自己的觸角拓展開來。而這種特性,也讓他們在面對數倍于己的對手時,能夠運用知識預見下一步,奪取先機。
被包圍了。
和之前像是復數野獸混合體的怪物不同,這次成群結隊出現的是相對“正常”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