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員同志們,要想戰勝敵人,不能僅僅依靠正面作戰,我們還要派出小分隊深入到敵后。”索科夫想起那天被殲滅的勃蘭登堡小分隊,決定依瓢畫葫蘆,也用同樣的方式去對付敵人“派往敵后的指戰員們,不光要有豐富的戰斗經驗,還需要人人都懂德語,這樣他們穿上德軍制服后,才不易被敵人看出破綻。”
“司令員同志,”聽到索科夫這道奇怪的命令,戈里什內上校不禁好奇地問“為什么派往敵后的戰士們,必須人人懂德語呢”
“前幾天,德軍派來了一個勃蘭登堡小分隊,試圖刺殺我,并使我軍陷入混亂。還在我們即使發現并消滅了他們,才沒有釀成大錯。”索科夫看到不光戈里什內有疑問,其他的指揮員也同樣有疑問,便趁機向眾人解釋說“大家想想,假如我們派出的戰士,人人都會說德語,他們完全可以偽裝成敵人的傳令兵,給敵人下達各種錯誤的指令;或者是穿著德軍制服到處繼續襲擊,讓敵人變得人人自危。如果敵人的后方變成了一團糟,他們只能抽調兵力去維持后方的穩定,到時候向我們發起進攻敵人數量,就會大大地減少。”
經過索科夫的這番解釋,在場的師級指揮員們總算明白,為什么派往敵后的戰士,需要懂德語,原來是司令員想把敵人的后方攪個天翻地覆。便紛紛起來表態,說等自己回到部隊后,就立即挑選合適的人選,派往敵后去執行任務。
聽完各師的表態后,索科夫又繼續說道“指揮員同志們,我只提醒你們一句如今我們是在和敵人搶時間,早一點派出敵后小分隊,擾亂敵人的后方,我們將來受到的威脅就鞥年小一些,就更加有利于我們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正當索科夫的部下,回到各自的部隊,開始挑選深入敵后的戰士時,波波夫的部隊開始突圍了。
這支原有四個坦克軍,一個步兵軍的快速集群,在經過連番的激戰之后,只剩下了137輛坦克,能戰斗的摩托化營只剩下六個,其余都只剩下空番號。由于燃料面臨枯竭,很多坦克都無法開動,在這種情況下,波波夫果斷地決定由步兵擔任突圍的先頭部隊,而所有的坦克都停留在原地,以迷惑敵人,免得自己的突圍行動被敵人過早地發現。
圍困波波夫快速集群的德軍,是是第7和第11裝甲師、維京師以及被索科夫部隊打殘的第333步兵師。敵人認為波波夫他們不是繼續向扎波羅熱推進,就是向伊久姆方向突圍,因此把主要的兵力集中在這兩個方向。而向東的路上,除了一百多公里外的第333步兵師,就只有一些連級規模的部隊。
突圍先頭營的指揮員是別爾科大尉,他帶著全營的指戰員,借助夜色的掩護,悄悄地接近了敵人的一個防御區域。望著遠處路上拉的鐵絲網,以及山坡上的沙袋工事,以及黑洞洞的機槍槍口,他對手下的幾名連長說“同志們,為了不過早地暴露目標,我們必須采用偷襲的方式,消滅這股攔住我們去路的敵人。”
駐守在這里的德軍,做夢都沒想到,蘇軍會選擇這個方向突圍。他們只是像往常一樣,每隔一刻鐘,就朝空中打一發照明彈。
升向空中的照明彈,將周圍的雪地照得如白晝般雪亮。正在向敵人陣地匍匐前進的蘇軍指戰員連忙停下,趴在雪地上一動不動,免得被敵人發現。等光亮暗淡下去的時候,他們又繼續往前爬。
一切似乎看起來都很順利,但是當戰士們順著剪開的鐵絲網,繼續爬向敵人陣地時,卻不小心觸發了雷區里的地雷。
雷區里的爆炸聲,驚動了那些還沒有睡覺的德國兵。部署在山坡上的機槍,立即朝著騰起火光的位置射擊。新列裝德軍部隊的g42機槍,噠噠噠地瘋狂掃射著,子彈打得地面的雪粉和泥土四處飛揚。
別爾科看到敵人機槍火力封鎖了戰士們前進的道路,知道偷襲已經不太現實,便果斷地命令附近的輕重機槍開火,壓制敵人的機槍火力,掩護被困在雷區里的部隊沖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