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位于別雷坦克左側的德軍三號坦克開火了,別看它裝備的只是37毫米火炮,但車里的德軍坦克兵卻覺得在四十多米的距離上開火,完全有把握貫穿對方的側面裝甲,況且他們以前曾經有過這樣的先例。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德軍坦克兵的笑容僵在了臉上,發射的穿甲彈集中了蘇軍坦克的側面裝甲后,居然變成了跳彈,只在裝甲板上留下一個白色的印記。
德軍車長透過前方的瞭望口,仔細地觀察被集中的地方,發現那里只要一個白色的小凹坑。他喃喃地說道“我的上帝啊,在這么近的距離開火,居然無法擊穿俄國人的坦克側面裝甲。”
坐在車里的別雷,對自己的炮手說道“先干掉了那輛朝我們開炮的三號坦克,然后再對付德國人其它的坦克。”
在完成了快速裝填后,炮手朝德軍的那輛三號坦克開火了。穿甲彈準確地擊中炮塔,炮塔中間瞬間被擊穿了一個窟窿,穿甲彈形成的金屬射流,在穿透裝甲后產生噴濺效應,在坦克車體內四處濺開,把里面的坦克乘員一一殺死。
看到這輛坦克沒有動靜了,別雷又指揮坦克選中新的目標,繼續進行攻擊。雖然在攻擊的過程中,別雷的坦克不斷地中彈,但德軍的三號和四號坦克,能造成的損害有限。相反,別雷的坦克只要選中目標,進行開火射擊的話,就能立即摧毀敵人的坦克。
而一旁的阿里泰也不甘示弱,他指揮自己的部下,成功地摧毀了三輛坦克,從而縮小了敵我雙方坦克的數量差距。
德軍指揮官看到自己指揮的十多輛坦克,除了一開始摧毀了一輛蘇軍的t34坦克外,其余的時間,雖然占據了數量上的優勢,但卻奈何不了剩下的那兩輛坦克。相反,已方的坦克還被擊毀了九輛。
想到自己帶出來十五輛坦克,如今只剩下不到一半的坦克,指揮官有些急眼了,他連忙通過電臺命令自己的部下,“沖上去,沖上去,貼在俄國人的坦克旁邊開炮,我就不相信在兩三米的距離上,都無法擊穿俄國人的坦克裝甲。”
然而就在剩余的德軍坦克快速朝別雷和阿里泰的坦克沖過來,試圖進行貼身攻擊時,一輛正在行駛中的四號坦克,從內部發生了爆炸,在不斷噴涌而出的火舌中,一名渾身是火的坦克兵爬了出來,慘叫著跳下來,倒在雪地里拼命地打滾,試圖熄滅身上的火焰。然而他的努力并沒有成功,翻滾了半天后,他終于一動不動地趴在了地上。
在最后面指揮的德軍指揮官,看到遠處有七八輛蘇軍的t34正在趕來,知道繼續打下去肯定是死路一條,連忙給他的部下傳達命令“撤退,快點撤退”
坦克交戰不同于步兵交戰,撤退的一方會被取勝的一方追著打。看到德軍坦克開始后退了,蘇軍的坦克便展開了追擊,并不時地停下朝德軍坦克開炮。
經過一番較量后,來犯的十五輛坦克,只有德軍指揮官和另外一輛四號坦克逃脫,其余都被蘇軍坦克摧毀在森林邊緣。
看到德軍的坦克被擊退,別雷從坦克里爬出,仔細地進行檢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坦克車身上的中彈部位,居然高達十五處,也就是說,假如今天遭遇的不是德軍三號或四號坦克,而是虎式坦克,他們早就被摧毀十五次了。
看到這里,別雷的心里連呼僥幸,如果自己和阿里泰駕駛的不是新型的t3485,而是老式的t34,恐怕此刻早就被德軍擊毀了。如今德軍的坦克部隊雖然被擊退了,但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再卷土重來,他覺得有必要向索科夫報告此事。
當別雷來到索科夫的指揮部時,正在和維特科夫、盧涅夫說話的索科夫被嚇了一跳。他來到了別雷的面前,吃驚地問“上校同志,出什么事情了,怎么看起來這么狼狽”
別雷抬手在臉上抹了一把,不光沒有把臉擦干凈,反而顯得更臟了。他苦笑著說“今天出去巡邏時,和德軍的坦克遭遇了。”
聽別雷這么說,維特科夫立即緊張地問“德國人有多少輛坦克”
“15輛。”
“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