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輛。”
“什么,我方三輛坦克對陣德軍的十五輛坦克”盧涅夫吃驚地問“上校同志,我想問問,你們是如何脫險的”
“軍事委員同志,”別雷回答說“我們和德軍坦克遭遇時,就有一輛t3476被擊毀了。好在剩下的兩輛都是t3485坦克,49度斜角的45毫米側面裝甲,相當于100毫米,敵人的三號和四號坦克,根本就打不動我們。而我們只要一開炮,就能輕松地擊毀敵人的坦克。”
索科夫察覺到盧涅夫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知道他對坦克的型號不熟悉,便向他解釋說“軍事委員同志,最早的t34坦克裝備的是76毫米火炮,最新的坦克裝備是85毫米口徑的火炮,裝甲也得到了加強。因此在對上敵人的三號和四號坦克,我方坦克生存的幾率得到了大大地提高。”
聽完索科夫的解釋,盧涅夫總算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點點頭,說道“不光怎么說,你們用三輛坦克對付德國人十五輛坦克,這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我覺得應該立即向上級報告。”
“軍事委員同志,我覺得這樣的小勝利,就沒有必要向上級報告了吧。”索科夫并不太贊同盧涅夫的這種說法,因此他委婉地說“我看還是等我們取得了更大的勝利,再向上級報告也不遲。”
索科夫轉身面向別雷“上校同志,你覺得我們最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嗎”
“司令員同志,為了防止敵人再通過森林邊的那條小道,向我軍實施偷襲,我覺得應該在那個方向布置反坦克力量。”
“反坦克力量”索科夫饒有興趣地問“上校同志,你打算怎么做”
“我覺得除了要在那里擺一個坦克連外,還需要布置至少兩組上的反坦克手。”別雷胸有成竹地說“那里有了他們,敵人坦克還想再這么偷偷溜過來,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除了坦克和反坦克手外,我覺得還應該布置反坦克雷。”維特科夫插嘴說“如果有可能,甚至還應該安放反坦克用的三角架。”
對維特科夫的這種提議,索科夫微笑著搖搖頭說“參謀長同志,我覺得別雷上校的安排就很合理。假如我們真的在那里布置了雷區,擺設了反坦克三角架,就意味著我們要在那里部署步兵進行防御。”
“敵人從那個方向出來的時間很少,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布置步兵進行防御。”維特科夫堅持自己的觀點“我覺得只要布設地雷和安放反坦克三角架就可以了。”
“參謀長,這樣不行。”索科夫搖著頭對維特科夫說“假如我們在布雷或者敷設障礙物的地區,沒有在附近布置步兵進行防御,那么德國人就能派出他們的工兵,從容不迫地起出我們埋設的地雷,清除那些擋路的三角架,為他們的坦克開辟出一條可以通行的道路。”
“司令員同志說得有道理。”對索科夫的這種說法,盧涅夫表示了贊同“我覺得在那里布置了坦克和反坦克手之后,就完全沒有必要再布雷或者擺放反坦克三角架。因為這些東西在阻礙敵人前進的同時,也給我們的行動造成了不便。”
“軍事委員同志說得對。”別雷附和道“如果布設了雷區,等于就是限制了我們的活動范圍,這樣一來,我們的防御就會變成消極防御。”
“好吧。”見自己的意見,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維特科夫在感到失望的同時,只能選擇妥協“那我就在那里安排兩組反坦克手,進行晝夜值班。”他轉身對別雷說,“上校同志,在那里安排多少的坦克,就由你來負責了。”
等別雷離開后,盧涅夫問索科夫“司令員同志,你說說,德國人會不會從那條隱秘的道路,繞過我軍的防線,直接沖到司令部來吧”
“軍事委員同志,”索科夫王賀盧涅夫“有這種可能。德國人發現從正面進攻不容易成功,肯定會選擇其它的道路,來試圖繞過我軍的防線,來偷襲我的后方。”
得知這里有可能會遭到德軍的襲擊,盧涅夫被嚇壞了,他連忙對索科夫說“司令員同志,你看我們是不是應該加強師部附近的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