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權力,莫驚春已經交給了正始帝。
不管選擇哪一處,都絕不會讓林氏好過。
而正如莫驚春所想的那樣,最終正始帝選擇的卻是清河王的事情。
清河王之事迫在眉睫,再有林氏私下和清河王勾結,其中的錢財流動正巧也與許尚德的事情息息相關,雖面上是在查清河王,可私下,林氏方寸大亂。
畢竟出面徹查的人,是薛青。
誰也不愿意招惹薛青這條瘋狗。
正此時,所謂竇氏藏書,又找到了第二份。
這一回發現的人,卻是恒氏。
恒氏族人怎么也想不到,在他們一處老宅后面的枯井,居然找到了十來箱竇氏藏書,在確定了上面的印記確實是與此相關后,為首的恒氏人面面相覷,最終忍下獨占的欲望,將從枯井撈出來的藏書送到了翰林院。
是的,不是去京兆府,而是送到了翰林院。
張千釗晨起,高高興興去上值的時候,看著翰林院門外那幾大車的箱子,又驚又喜,直掐人中。
喜的是這些東西確實異常珍貴,沒有哪個愛書的人不愿意看見;驚的是之前的書籍還未處理完,居然又來一堆。
恒氏怎么就不能將這車拉去京兆府呢
他這里再怎么樣可不能斷案啊
京兆府樂得高興,派了幾個人清點了數量,記錄在案后,大手一揮,就說暫放在翰林院了。
張千釗繼續掐人中,最后還是讓人將東西送進庫房,一轉身,就對上那些眼珠子都紅起來的老翰林。
“張學士,您可別忘了我”
“之前那些輪到德高望重的老翰林,我等也認了,可是這一批,一定有我們的名兒吧”
“就一個,就一個”
這爭先恐后的模樣,在這些穩重儒雅的老翰林算是難得的反應了。
張千釗苦哇。
那頭,顧柳芳早早知道了翰林院又來一批新的藏書,人就已經朝著翰林院來了。得虧這位是大儒,院內的翰林也不愿意在他的面前失了風度,這才一個個又重新開始做人。
張千釗等到顧柳芳出現,這才忍不住大吐苦水,無奈地說道“這手心手背都是肉,再找上來,可真真是麻煩。”
顧大儒走在這幾車古籍身旁,笑著說道“這有何難你待會派人將這些古籍全部都挑出來看看,如果是哪個方面的,再讓相應擅長的翰林過來不便成了”
理確實是這個理由,但就是連挑選的人都很是難搞。
畢竟他們都爭先恐后,就生怕自己選不上。
張千釗“您這幾日可是有事若是如此,還真是臣叨擾了。”即便他是翰林院學士,可是站在顧柳芳的面前,他的態度甚是謙卑。
這是顧柳芳在天下讀書人面前都會有的顏面。
顧柳芳搖了搖頭,嘆息著說道“其他都還好,就是陛下要我給大皇子尋個先生。如今我是老了,顧不上再教學生的事。若是從我之門下挑選,倒是得細細斟酌。”
張千釗微訝,繼而是高興。
正始帝總算是開始想著為大皇子找先生了。
這讀書學習的事情甚為重要,當初在太子殿下才三歲不到的時候,正始帝其實就已經開始給太子找好了開蒙的先生。
那一個個數過去,無不是朝內外聞名的學士,直到后來又有了許伯衡,顧柳芳這些個能人,那可是方方面面都顧忌到了。
有了這前頭做對比,還是看得出來正始帝的漠然。但好歹記得找先生,總好過五歲開蒙時隨便湊數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