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秋風聽了這番話后,默然不語,心下暗想“我只是想知道沙家堡的來歷,為何朱三家避開話題,談起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來了他這番話的意思是說太祖皇帝這道秘旨極為重要,知曉此事的人犯了皇家大忌,便是宣宗皇帝這等仁慈之人,為了這件事也要殺人滅口。這些事若是常人聽起來自是感覺新奇無比,只是不曉得這秘旨與沙家堡又有何關聯”
朱三家邊走邊道“建文帝定下削藩大計之后,便與幾位親信大臣商議如何下手。齊泰認為應先削實力最強的燕王,戶部侍郎卓敬亦遞上密折,聲稱燕王屢次帶兵北征,甚得軍心,若要削藩,須得先除掉燕王。只不過燕王久在北平,不易動手。應先將燕王的封地遷至南昌,再將其除去。只是黃子澄反對,認為燕王有功無過,若是猝然將其廢黜,軍心民心不服,是以應該先找那些有民怨的親王下手,再伺機除掉燕王,這是最為穩妥之計。建文帝思慮再三,采納了黃子澄的主意,便即著手削藩。
“建文帝最先除掉的是周王。這周王是燕王一奶同胞的兄弟,之所以先除掉他,便是怕他與燕王聯手。當時建文帝以備邊之名派遣曹國公李景隆經過開封,突襲周王府,將其全家拿獲后押往南京,隨后廢為庶人,遷往云南蒙化,由地方官嚴加看管。
“自此之后的一年間,建文帝先后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齊王被軟禁在南京;代王被軟禁在封地大同。隨后又削岷王,廢為庶人,徙漳州。這一番暴風疾雨般的舉動,使得諸王心驚膽顫,惶恐不安。
“燕王是何等人物,早在南京布下了眼線,收買了不少建文帝駕下的大臣。建文帝以燕王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的消息,便是由魏國公徐達的第四子徐增壽秘密透露給燕王派在南京的耳目。燕王得到這個消息之后,嚇得魂飛魄散,便找來自己的心腹姚廣孝商議。姚廣孝鼓動燕王起兵,對燕王說道,太祖遺詔中說過,朝中若有奸佞,親王可起兵靖難。眼下建文帝不顧骨肉親情,聽信奸臣挑撥,殘害太祖皇帝子孫,正是燕王起兵靖難,清君側的大好時機。
“兩人密議之后,便即著手準備兵甲器械。其時建文帝除了密令駐北平大軍統帥嚴密監視燕王府的動向之外,還派出武林高手,日夜窺伺在燕王府的周圍,想要拿到燕王謀反的證據。其時燕王無法調動北平駐軍,除了王府護軍之外,再無可調之兵。這數千名王府護軍只有腰刀而已,若是上陣,軍械遠遠不足,是以姚廣孝便想了一條計策”
慕容丹硯聽到此處,雙手一拍道“這個我可聽人說過。當年燕王為起兵靖難,在王府之中秘密打造盔甲兵器。只是怕被人聽到聲音,那姚廣孝便想了一個計策,派人將北平城內城外的大鵝盡數買去,散放于府內。這成千上萬只大鵝叫起來,當真是驚天動地,任工匠在王府之中晝夜趕工,府外也聽不到半分敲擊之聲。是以不過數日之間,燕王府便兵甲齊備,打了建文帝一個措手不及。”
朱三家搖了搖頭,道“這些只不過是民間傳說而已。其時燕王府已在北平駐軍和建文帝派出的武林高手嚴密監視之中,若是突然買了這么多大鵝,豈不是更加惹人懷疑那姚廣孝是何等厲害的人物,若是出此可笑的計謀,只怕不等燕王發話,他自己先一頭撞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