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先生聽他阿諛奉承,急忙擺了擺手,道“曲班主這話可說得過了,于某愧不敢當。”
此時小二將飯菜送了上來。曲納吉笑道“于先生來自京城,這洛陽水席,只怕還沒有品嘗過罷”
于先生笑道“確是如此。只不過倒也聽人說起過幾次,實是令人食指大動。”
曲納吉道“這水席共設二十四道菜品,包括八大冷盤、四盤大件、八盤中件、還有四盤壓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也是極為考究,先上八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盤是葷素三拼,共有十六樣變化。待客人酒過三巡之后再上熱菜。這熱菜先上四大件熱菜,每一道熱菜都附帶兩道中件菜肴,世人稱其為帶子上朝。最后送上四盤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又稱送客湯,以示菜肴已經上滿。水席之中的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時蔬無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
于先生見曲納吉說得眉飛色舞,微微一笑,道“曲班主于這美食一道,倒是頗有見識啊。”
曲納吉訕笑道“咱們和昌秀在河南討生活,洛陽是常來常往之地,于這水席,倒頗為熟悉。”他說到此處,轉頭四處張望了一番,見一眾食客正在大快朵頤,并無人留意二人,這才將腦袋伸到于先生面前,壓低了聲音說道“這水席除了味道鮮美,卻另有一番來歷。據傳大唐貞觀年間,大術士袁天罡夜觀天象,知道武則天將來要當皇帝。只是天機不可泄露,否則要折損他三十年陽壽。袁天罡不忍生靈涂炭,苦思之下,便創出了這樣一桌大宴,在洛陽幾家大酒樓流傳了開來。這水席的二十四道菜品,暗指武則天日后二十四年的酒肉光景。每道菜湯湯水水,即是暗指武則天水到渠成;干干稀稀,是喻指武則天在位二十四年風波不斷。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冷盤、四鎮桌、八大件、四掃尾,共二十四道菜,這正應了武則天從永隆元年總攬朝政,到神龍元年病逝于洛陽上陽宮的二十四年。只不過這傳說可犯了皇家忌諱,有讖語之嫌,歷朝歷代對此極為忌憚。是以這傳說只能私下說說,若是被官府聽了去,不免惹上大麻煩。”
于先生一怔,道“難道官府連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管”
曲納吉苦笑道“于先生有所不知,大明立國之初,太祖皇帝就屢興文字獄,弄得人心惶惶。河南距離京城不過八百里,快馬一日一夜便可趕到。朝廷有個風吹草動,河南首當其沖,是以這百余年來,各地督撫之中,屬咱們這河南的父母官最能折騰”
此時小二已端著盤子送上酒菜,曲納吉便即住口不說,只是指著那盤子對于先生說道“這水席倒還有兩層意思。一是全部熱菜皆伴有湯,也就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般不斷更新。只是今日咱們在這翠云峰上,這二十四道菜品無法全部品嘗。只有二品冷盤,一道鎮桌菜,兩道掃尾菜,共五道菜品,于先生可不要見笑。”
于先生連連擺手說道“曲班主說得過了,在這天下聞名的上清宮前,能品嘗這些美食,已算幸運之事。”
待小二將酒菜上齊之后,兩人推杯換盞,吃喝得好不盡興。酒酣耳熱之際,曲納吉道“今日與先生雖是初識,卻甚是投緣。還未請教先生大名,可否不吝賜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