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想說“每次都讓孫老爺破費”,只不過轉念一想,此前幾次孫光明都是私下塞給自己銀子,這次身后可跟著好幾個村民。他不愧是谷口村最有見識之人,心思一動,便改口說成“這次讓孫老爺破費了”,總算將事情遮掩了過去。
兩人又客套了幾句,厲秋風道“上吊的那人已經埋了么”
杜里長得了銀子,態度登時大變,也不似先前那般緊張,笑道“好教公子得知,那尸體一早便被咱們從樹下放了下來。原本想著報官來著,后來大伙兒商議了一下,不如抬到池頭廟后埋了。這個人既然自尋短見,想來也是不幸之人。池頭廟里供著地藏王菩薩,是掌管地獄的大官。這人埋到了那里,下輩子一定能托生個好人家,也算咱們盡了一點心意。只不過前兩次死人,村里的幾張破席子都拿去卷尸了,這次一時找不到席子,是以尸體還沒有埋葬,只是抬到村子東頭的亂石堆里暫時安置,等咱們找到席子之后,再抬到池頭廟后掩埋。既然孫大爺樂善好施,出銀子安葬尸體,咱們就先去鄰村左木匠家打一口棺材,然后擇地安葬便是。”
孫光明笑道“杜里長真是善人,若是銀子不夠,杜里長盡管開口便是。”
兩人又說了幾句,杜里長聽說孫光明還有一個同伴,急忙叫過一個村民,讓他將蘇巖也一并請過來,隨后便帶著孫光明和厲秋風向村子中走去。
厲秋風跟在杜里長和孫光明身后,邊走邊四處張望。方才站在村子外頭,只是覺得村子破敗不堪,至于村子是大是小,卻是看得不大清楚。待走進村子之后,才發覺這村子規模極大,竟然不下三四百間屋宅。雖然這些房屋大半已經破敗倒塌,只不過仍然能夠看出當年的興旺景象。整座谷口村坐北向南,屋宅自西向東呈長條狀排列。村子中有兩條東西走向的大路,厲秋風等人腳下的是南側的一條大道,寬兩丈許。另一條大道則位于北側,與南側的這條大道隔著兩排屋宅。透過那些破敗的院墻屋宅,可以看到北側的那條大路上長滿了衰草樹叢,想來早已廢棄。腳下這條大路雖然凹凸不平,只不過大體上還算整齊,看來經常有人行走。
一行人走了半柱香工夫,來到了一處尚算得上整齊的宅院之前。杜里長停下了腳步,對孫光明說道“孫老爺,您前幾次到村里時便住在這里。今日您還是外甥打燈籠,依舊在這里住下罷。前幾天衙門里那兩名捕快也是在這里留宿,村里幾個娘們已經打掃過了,倒還算得上干凈。”
孫光明笑道“那就叨擾杜里長了。”杜里長連說不敢,將孫光明、厲秋風、蘇巖帶進了院子。
這宅子規模不小,院子東西長約二十余步,正房白墻黑瓦,門窗整齊,雖然略顯陳舊,卻是頗為大氣,想來當年也是一處大戶人家的宅院。只是左右廂房卻已破爛不堪,門窗俱已不見。寒風自洞開的大門吹了進去,發出陣陣嗚嗚的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