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秋風看著荊軻,見他嘴角露出了一絲譏諷的笑意,心下微微一動。
荊軻看了厲秋風一眼,口中說道“依你所見,太子丹將寶押到了我的身上,是對還是錯”
厲秋風略一沉吟,道“這個寶他押到誰的身上都是錯。因為在他定下刺秦之計時,他就已經錯了。”
荊軻眉毛一挑,道“為什么”
厲秋風道“太子丹其實是一個極為精明之人。他豈能看不出荊先生不懂劍術只不過他瞧見了荊先生的手段,知道秦舞陽雖然劍術高強,心狠手辣,只不過行事莽撞,不是能成大事之人。秦王身邊的守衛何等森嚴,其中定然不乏武功高手。若是以秦武陽為主,荊先生為副,在大殿之外,秦王的侍臣定然能夠看出秦舞陽身負武功。太子丹以荊先生為刺秦主事之人,除了荊先生性子堅忍,遇大事而不慌之外,便是因為若以秦舞陽為主,只怕兩位尚未進到大殿,便已被秦人格殺于殿外。而以荊先生之能,只要能夠接近秦王,便有了九成勝算”
他說到這里,看了荊軻一眼,道“其實太子丹和荊先生都明白,能否殺掉秦王,不在于武功劍術的高低,而在于是否能夠接近秦王。便如當年秦王和趙王澠池之會,藺相如手無縛雞之力,只不過他想法子接近到秦王身邊,雖然秦王的護衛都是虎狼之士,卻也是投鼠忌器,這才被藺相如得手。太子丹便是想效法此事,除掉秦王,使得燕國能夠逃過覆滅之危。”
荊軻點了點頭,道“你說的不錯。只是你既然能想到這些關節,為何又說太子丹在定下刺秦之計時,他就已經錯了”
厲秋風道“秦國大勢已成,即便殺掉秦王,六國也是必敗無疑。何況太子丹要殺秦王,固然有阻止秦國攻燕的意圖在內,主要目的卻是要一雪當年在秦國做人質時受到秦王羞辱之恥辱。以個人恩怨凌駕于家國大計之上,豈能不敗”
荊軻搖了搖頭,道“你錯了。以秦王政的雄才大略,當時秦國無人可及。若是秦王政死去,他的子嗣并無杰出人物,只怕秦國就此崩潰,六國便有復興之機。君若不信,不妨想想秦王政一統天下之后,做了始皇帝。其時他威震海內,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這是何等威風。可是等到始皇帝崩于沙丘,二世胡亥做了皇帝,不過數年秦國便即覆亡。可想秦國能一統天下,便是因為有了秦王政。若是秦王政當年死在我的手中,只怕秦國早就亡了。”
厲秋風道“荊先生不要忘了,始皇帝圣心默定的太子可不是胡亥,而是扶蘇。只不過后來扶蘇被趙高陷害,派到邊境做監軍,這才被胡亥撿了一個大便宜。荊先生赴秦刺殺秦王,若是當時得手,繼位的不是胡亥,而是扶蘇。扶蘇堅毅勇決,極得民心。若是他繼承了王位,只怕山東六國形勢更加危急。”
荊軻默然不語,似乎想起了什么心事。厲秋風嘿嘿一笑,道“閣下借荊軻之口,與厲某糾纏了半天,到底想做什么”
荊軻悚然一驚,倏然抬起頭來,直盯著厲秋風,神情頗為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