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秋風一怔,道“張師爺為何要攛綴知縣大人請這些人來協助公差辦案”
尹捕頭撇了撇嘴,口中說道“還不是銀子惹的禍。咱們這位張師爺為人最為貪婪,是一個錙銖必較、雁過拔毛的唯利是圖之輩。他是知縣大人的書辦師爺,原本只該管些文案事務。可是對于衙門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沒有他不參與的。只不過馮師爺極為精明,帳目清楚,張師爺想要從刑名、錢糧中弄銀子,卻是一無所獲。不過這個壞蛋挖空了心思,竟然想出了借用義民來發財的法子。每次召集義民辦事,衙門都要撥出銀兩酬謝。這些銀子大半都進了張師爺的口袋,剩下的才會分給那些地痞無賴。而且借著召集義民之機,張師爺與這些地痞無賴打得火熱,在修武縣形成了一股勢力。這伙人暗地里開設賭坊,敲詐商戶,所得的銀子大半也送給了張師爺。小人曾經帶領捕快破獲了幾個案子,這些案子的背后都有張師爺的影子。只不過此人手段高明,不只沒有抓到他的把柄,小人自己險些被他構陷。是以這些年來,小人也不敢與他正面相抗,只能暗地里壞他的好事。張師爺恨小人如骨,多次想害了小人。好在馮師爺一直幫助小人,才沒有讓他陰謀得逞。”
尹捕頭說到這里,看了厲秋風一眼,接著說道“小人不知道知縣大人出于何種考慮,此次請大大俠來統領義民。不過您得了這個差事,可是斷了張師爺的財路。以他的陰毒性子,定然不肯與您甘休。大俠一定要小心張師爺才是。”
厲秋風點了點頭,道“多謝尹捕頭提醒。尹捕頭不愧是老吏,將這世態炎涼,看得真是清清楚楚。”
尹捕頭笑道“大俠將小人看得忒也高了。小人哪里懂得什么世態炎涼,不過在衙門中混得時日久了,知道些明哲保身的法子罷了。比如說小人剛做公差之時,一些老吏曾說過一句話,叫做切莫趕狗入窮巷。當時小人不懂這其中的道理,每逢捉拿盜賊之時,便即穿追猛打,結果不到三個月,倒有數次遇險,有兩次更是利刃加于頸上,險些橫死于盜賊手中。直到過了數年之后,小人才慢慢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兩人談談講講,不久望見遠處城墻之下露出了一角飛檐。尹捕頭指著前方說道“大俠請看,那里便是城隍廟。”
厲秋風點了點頭,口中說道“從飛檐來看,這座城隍廟的規模當真不小,只怕還要超過縣衙。”
尹捕頭陪著笑臉說道“大俠說得不錯。這座城隍廟可是有年頭了。據說這座城隍廟建于唐朝末年。當時天下大亂,各地盜賊蜂起。咱們修武縣城被一伙叛軍團團包圍,眼看就要城破。那些叛軍兇狠無比,每攻破一座城池,便要大肆屠城,甚至將百姓尸體腌制起來,以充軍糧。城中百姓眼見大難臨頭,個個嚇得六神無主。有些女子生怕城破之后受到叛軍污辱,有的投繯,有的跳井。原本一座百姓富足的修武縣城,竟然變成了人間地獄。
“眼看著叛軍就要攻進城池,突然有一位女子帶著十八名仆從出現在城中。這女子在城上做起法來,一時間陰云密布,電閃雷鳴。片刻之后,狂風大作,天降大雨。城外的叛軍有的被狂風刮到了空中,有的被吹進了河中,可以說是死傷無數。而大雨下了三天三夜,平地上水深數丈。修武縣城中的守軍和百姓可以躲到城墻上避難,可是城外的叛軍可就慘了,大半被水淹死,剩下的幾百人一哄而散,修武縣城躲過了一場大難。
“城中軍民見叛軍潰散,欣喜若狂。只是狂喜之后,這才想起那名女子和她的十八名仆從,待到眾人尋找之時,這十九人卻已不見了蹤影。城中百姓傳說這女子是觀世音菩薩現身,帶了十八羅漢救下了全城百姓的性命。只不過這只是民間傳說,自然作不得準。全城百姓捐了銀錢,建了這座城隍廟,請了高手匠人,依照那女子的形象塑了城隍娘娘的神像,供在城隍廟中四時享祭。時至今日,雖然過了一千多年,這城隍廟仍然香火不斷。城隍娘娘更是靈驗無比,是咱們修武縣城百姓最尊敬的神靈。因為城隍廟占地極廣,每年四月初八的廟會便選在城隍廟舉行。自從衙門召集義民協助公差辦事之后,便將城隍廟做了義民聚齊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