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好步驟之后,季羅聰按部就班,先取出多個任務道具完成了“獨輪車修理”,獲得了一件低級飾品“水念珠”,由此加了稍許定力與巧匠屬性,以上兩個小道具都可以裝備。
做這一步的過程中,他意外發現道具欄中多了一樣“未知信息殘篇”的古怪東西,這是游戲內容沒有的。而且該物還有詞條,注明了出處是來自“裂喉”,而且對應“弈棋”,這意味著需要在棋室內才能讀取。
季羅聰此時想起,當日擊殺裂喉之后確實有文字信息閃過,不過當時他太過激動一時沒注意。現在想來,當時是提醒有物品掉落?
這個應該是類似制木需要找碳纖維制造相關的工作室,棋室會是對應什么?
季羅聰沒有多想,先拋開疑問,他控制游戲人物離開竹廬,連續完成“促織高鳴”與“七元符圖”兩個小任務副本,抓了只名為“正紅竹節須”的蛐蛐,運氣不錯,能賣600多金。
開局抓蛐蛐賣錢是游戲套路,放到游戲的話開局就是瘋狂抓蛐蛐時間,但現在不是游戲,季羅聰就打算抓一只留著,看后續情況。
回到竹廬,剩下時間季羅聰選擇突破“太祖長拳”歷練正好夠。
太祖長拳的突破,起始從“手步相連”開始,終止于“身抖如虎”。
太祖長拳起始就有50%的修習度,季羅聰一次突破且就將修習度沖到了83%,剩下的無需修習,直接靠實戰提升。
通過剛才的操作,確認隨自己一同穿越而來的游戲系統沒有任何問題后,季羅聰心中大定!
放心的同時他覺得有必要做規劃與設計,優化游戲人物的發展路線,從而更好的反哺自己。
想到這里,季羅聰大腦開始運轉,數千小時的積累,數據成熟于胸,主要游戲運行上沒有變化,他自信可以做到最好。
將近半小時的行駛,再加換乘,季羅聰皺著眉頭回到了記憶中最熟悉的街區場景,西城邊緣地帶,被稱為西濱的小樓群,在這里他生活了近20年。
從黑暗年代起往后很長一段時間,西城的稱呼都是跟“鹽”密切相關,從最初的鹽濱鎮,到中期鹽湖聯盟,再到后期鹽都,最終在并入奈法里昂之后被正式命名為“西城”。
老一代西城市民都喜歡以鹽都自稱,西城市民中的一大部分都是在鹽湖工作。
鹽是西城的支柱型產業,甚至連奈法里昂的誕生都是因為鹽的存在。
西城如今發展成一座建在鹽湖湖濱的巨大城市,大半面積在湖岸陸地,一小塊建在鹽湖之上,它的治理下還有多座點綴在鹽湖周邊的重鎮,以及一條環繞鹽湖的交通線。
由于鹽的腐蝕性,多年前西城發起了一項大工程,將城區所有樓層底下10層全部收掉,統一規劃后拆建改造為各類加工廠,此后西城地表50米往上才是真正的城區。
西城的高樓大廈平均高度達到400米,每5米為一層,每2層就會有道路相連,所有整個城區像是吐絲織網的蜘蛛,密集而擁堵。
西城陸地一側靠湖濱的樓群平均高度只有鹽湖區的一半,屬于老城區,姚家是從東城搬遷過來,最初就在老城區落腳,直到車禍后都沒能搬離老城區。
西濱居民區為多,多是住宅型大樓,其標準也是5米一層,但內部民宅高度只有2.5米,所以居民樓的每一層還以上下區分,A代表上,B代表下。
從公共交通站所在的20層乘坐電梯下到17層,回到自家所在的樓區17A,一個個相對熟悉的面容在季羅聰眼中晃過。
人生百態,世間冷暖……
皆在一個個眼神交匯中釋放。
季羅聰不以為然的昂首走過,過去種種皆數斬斷!
來到自家門口,驗證身份識別碼后,房門自動打開,季羅聰步入記憶中的家。
他自己差不多有半年時間未曾回來,妹妹姚婭在學府之上住讀,應該也有幾個月沒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