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若便望著蔣老夫人笑起來,“母親在安邑城中受了苦,幸而明之將她們救了出來,一路到了會稽,到了薛郡。”
“時日久了,漸漸地也就忘了過往的不愉快,身體健康,也有些雜事在做。我在薛郡的行宮里辦了女學,母親如今還在里頭授課。”
蔣老夫人似乎對“女學”頗為感興趣,便追問道“哦夫人真是有巧思。只不知這女學之中的學生都上些什么課,李夫人教授的又是什么。”
觀若便一一回答她,“我覺得讀書識字是重要的事,無論男女,因此這便是最基本的課程。”
“而后也學一些手藝,能令人立足于世。母親在女學之中教授的是女則新篇,蔣老夫人您或許也聽說過。”
“女則新篇。”蔣老夫人重復了一遍,露出了思慮的神情來,而后像是想起來了什么,“可是當年文嘉皇后娘娘所攥寫的那本書”
觀若點了點頭,“正是如此。我偶然得了一本原本,和阿姐商量校對過,都覺得里面的內容不錯,該傳揚出去,叫天下女子誦讀才好。”
“夫人,您從前也讀過么”
蔣老夫人便笑起來,“將軍夫人有所不知,我在嫁給風馳的父親之前,也做過文嘉皇后娘娘身邊的女史。”
觀若倒是真不知道這件事。不過身邊的知書達理的女史后來做了弟弟副將的妻子,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那時她還不是皇后,只是王妃,每日要替那個人籌謀,私底下也盤算著這些事,我也幫著娘娘參詳過。”
那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蔣老夫人嘆了一句,“歲月不饒人,世事也難料。”
“我當時雖然覺得這本書很好,可心底也知道,大約是見不得光,面不得世的。娘娘后來果然就因為這件事”
她說到一半,或許是覺得太過遺憾了,沒有再說下去。
轉而又握住了觀若的手,“如今夫人接過了這本書,能叫天下女子都看一看,娘娘在九泉之下,也就可以瞑目了。”
晏家的人,好像都對文嘉皇后有很深厚的感情。
觀若抿了抿唇,也真心實意地道“老夫人是懂得娘娘心思的,將來天下太平,女學之中的學生更多了些,夫人若是愿意,也可以與我母親一樣給她們授課。”
蔣老夫人又點了點頭,像是很欣慰。
閑話說到這里,觀若便有心要問一問武鄉城中的情況了。
“老夫人您跟著蔣老將軍到武鄉城中,這幾日風馳也來回忙碌,不知城中的境況如何”
還沒有來得及說話,蔣老夫人便先嘆了口氣,“幾年前太原曾經被北方數郡的世家所圍攻過,如今太原的百姓都是驚弓之鳥。”
“不要說是武鄉城,便是晉陽城中,那也是人人自危,恨不能逃到其他的地方去。只是如今這天下,又哪里還有太平的去處呢”
她抬起頭來,望了觀若一眼,觀若很快就知道她為何這樣了。
“百姓們先時聽聞這一次圍攻太原的人是將軍,都憤懣不平,郁氣難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