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若的院落之后便是府中的花園,才是初春,園中景色寥落,高處的枝椏之上留有殘雪,被園中的人聲一陣一陣地震落下來。
有孩童穿梭嬉戲在花園之中,并不怕人,見到她們也不過靦腆一笑,便迅速地跑開了。
安慮公主便以眼神詢問觀若,觀若由桂棹服侍著在一旁坐下來,便解釋道:“這些孩子都是我那支軍隊之中女子的孩子。”
“都是失去其他親人,留在家中無人照管的孩子。為了讓我的士兵安心些,也為了這些孩子自己,我就讓人將他們接進了府里。”
“這座府邸反正闊大,不過就住著我們幾個人。能聽見些歡聲笑語,也覺得心情舒暢一些。”
但當然,那些士兵也不是隨時都能見到她們的孩子的。
這些孩子平時由一些老嬤嬤照管著,只有軍隊休息的時候,她們才能和自己的孩子見面。
平日里也請幾位老學究多少教他們識一些字,總算不荒廢了。
觀若又想起來,“我聽桂棹說,阿姐你收養了一個孩子。我和明之的禮送到薛郡去,可收到了?那孩子如今在薛郡么?”
安慮公主坐在觀若身旁,像是十分欣慰,“已經收到了。那原都是給阿茵自己的禮物,我也就交由她自己處理。”
“后來她便小心翼翼地同我商量,問我能不能將這些東西送到善堂去,分給她從前的朋友。到后來便全拿去了,她自己是一樣都沒有留。”
安慮公主說起女兒來,當真是如慈母一般,“我還問她,為什么一件都不曾留下。”
“她便告訴我說,她有我這個母親,相比于善堂之中的孩子,實在已經幸運太多了,又何必計較一些身外之物呢?”
觀若聽罷,也由衷道:“這孩子實在很懂事,也難怪她有了這樣的福氣。”
善堂里的孩子大多都是苦出身,哪里見過這樣多的好東西。難得她也能有這樣的心胸,不戀外物,以善良與慷慨對待他人。
“我從前從不覺得有一個孩子做了我的孩子,于她自己而言,會是一件有福氣的事。”
安慮公主感嘆起來,“但也是阿茵改變了我的想法,令我知道,我或許也能做一個不錯的母親。”
“阿茵。”觀若重復了一遍,“阿姐給她取的名字叫什么?”
“只單名一個‘茵’字,馮茵。我總是想起來我和我的丈夫剛成婚的時候,是綠草如茵的春日,我們在郊外踏青。”
這于她而言是最美好的回憶。
“阿茵也跟著我過來漢中了,她不舍得離開我,我也不舍得離開她。”
“不過她此刻還在房中做著功課,要是早知道這樣熱鬧,也叫她出來玩耍一番了。”
觀若便道:“今日天氣實在不錯,不如讓人去說一聲,讓她也過來同這邊的孩子一起玩一玩,孩子們總是要和孩子們一起玩才好。”
安慮公主并沒有異議,桂棹也就安排了一個嬤嬤去將馮茵請了過來。
不過是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包裹在一件猩紅色的斗篷里。待摘下風帽,便是一張纖瘦白皙的臉。
于這個年紀的孩子而言,馮茵有些過于瘦弱了。這是觀若對她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