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珺幫著觀若試穿過了這件嫁衣,便將它重又仔細折好,放到了一旁。
“腰上大了一些,我回頭拿出去再叫繡娘修改一遍。”
觀若攔了她,“沒事的,就這點小事,我自己修改就好了。其實我們梁朝的風俗,新娘子本來就是該在嫁衣上動幾針的。”
伏珺也就不堅持了,“這件嫁衣究竟如何,殷姑娘可喜歡如今明之不在,你可以和我說實話的。”
觀若和她一起在長榻上坐下來,指尖重又撫過嫁衣裳繁復的花紋。
“自然是喜歡的,我其實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一生只穿一次,這樣已經很好了。”
伏珺便控訴道“我問明之要如何做喜服,他卻說他的只要簡單大方便好。而你的嫁衣,卻要做的極盡繁復,越華麗越好。”
她笑了笑,“男子和女子的審美本就不同,他好像總怕你跟著他會吃虧,什么都想給你最好的。”
“其實這嫁衣也是二改之后的樣子了,之前的樣子,比現在少了很多金銀線交錯繡出來的花,按著他的意見修改之后,我只怕是要看花了人的眼。”
“幸而這些繡娘絞盡腦汁,做出來的效果還不錯。只要你喜歡,那我就放心了。”
觀若望著她,“多謝你,伏大人。”
她為了她和晏既的事情忙的腳不沾地,這好像還是她第一次同她說謝謝。
伏珺笑起來,“明之是我最好的朋友,又不是叫我上刀山下火海,也不是要我兩肋插刀,這點事算得了什么”
“這嫁衣你先自己試著改一改,若是不行,仍舊把這衣裳送過來給我就好。”
伏珺并不能坦然接受觀若的謝意,觀若也就不再堅持同她道謝了。
便如晏既所說,往后他們都會好好對待她的。
“伏大人放心吧,這點事情我還是能做的好的。我進宮之前,我和父親的衣服大多都是我自己縫補修改的。”
伏珺望著她,忽而笑了笑,“殷姑娘,你還記得我曾經跟你說過,我和明之是一起去過城西的。所以我其實很早就見過你了。”
“我那時對你很好奇,不明白是什么樣的姑娘,才能這樣吸引著明之,讓他從萬花叢中走過,卻不肯沾一片葉子在身上。”
觀若望著她,心里覺得有些驚訝。也不明白為什么她此時忽而提起這件事。
“你也知道,你們家門前的那棵槐樹不算大,明之在樹上。我自然只好裝作是過路人,從你家門前路過。”
“那時候是黃昏了,你和你父親應該是剛剛用完晚膳。你抱著一只雪白的小狗坐在門前,望著一片夕陽發呆。”
她回想起那時的情形,低頭笑了笑,“畢竟只是路過而已,也沒有機會聽你說什么話,再了解你多一些。”
“所以我那時覺得,城西的這位姑娘也不過如此罷了,不明白明之為何對你如此著迷。”
觀若也笑,“原來我那時傻氣的樣子,伏大人也看見過。我其實覺得自己的確不出眾,實在是一個很平常的女子。”
“能和將軍在一起,也就是占了這個婚約的便宜而已。”
晏既能走過萬花盛放的地方卻不動心,是因為他沒有見過野草。沒有見過野草是怎樣生長的。
伏珺搖了搖頭,“不是這樣的。是因為長安城里開的最美麗的那些花朵,不過都是千人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