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所有事情的起因,是觀若心中所有疑問的源泉,“你到底是不是梁帝的貴人,如若不是,為什么要欺騙我”
還有一個問題她沒有問出口。
是受了誰的指派。
穆猶知并沒有直接回答她的問題,她笑起來,好像終于又重新在和觀若交流的時候掌握了主動權。
“殷姑娘確定要知道這件事么知道了不會后悔”
這其實就是很明顯的暗示了。觀若擁有的東西實在太少了,少到她就是想要后悔,也沒有多少后悔的余地。
唯獨晏既。
她應該轉身就走的,不應該再繼續問下去了。晏既可能馬上就要回來了,再不回去,她就會被他捉住,不得不告訴他她今夜究竟去做了什么。
而后他們的關系便會分崩離析,即便是再粘起來,也是有裂痕的。
但是她還是開口問了下去,“你不要再和我打啞謎了。”
穆猶知點了點頭,像是贊賞觀若的勇氣。
但她始終都是要和觀若談條件的,“我可以告訴你一切,不過,你得在不驚動晏既的情況下放我走。”
若是讓晏既知道她今夜說了什么話,她就不必再活著了。
可是她不說這些話,同樣也沒命活到明日。
這都是旁人布好的局,殷觀若卻還要心甘情愿地自己走進來。
觀若今夜既然過來,便是確定自己要知道這些事。她不得不答應她。
在穆猶知從打擊之中恢復過來之后,她又不是她的對手了。
穆猶知從頭開始訴說,“我的確不是梁帝的穆貴人,我只是同她一起長大的侍女而已。”
所以她的容顏姝麗,分明不是梁帝所偏愛的,也仍然“中選”。所以她懂得如何為人梳妝,自然地為旁人換衣。
也同觀若一樣,會做所有的粗活,而不抱怨什么。
她以為穆猶知聰明,可是她明明也已經露出許多破綻給她看了。
從這里說起也好,至少給了觀若一點時間緩沖,令她可以不必馬上就面對她最不想面對的事。
穆猶知繼續道“我們的關系并不好,所以梁帝在帶著真正的穆猶知出逃的時候,她并沒有帶上我。”
其實有時候她也在為殷觀若感到不值。一個是放在掌心中偏寵了三年的舊愛,一個是才進宮不足一月的新歡,到底還是新歡好。
盡管她是不明白,“穆猶知”到底有哪里好的。
她的目光,落在屋中梳妝臺下的那張錦毯上,“不是我要說穆家人的壞話,只是她們都實在是太刻薄了。”
她很快將目光落在觀若臉上,“我本姓袁,同你那位袁姑姑是本家。小字音弗,你往后若再要喚我,可以喚我原本的名字。”
穆家給她取的屬于丫鬟的名字,她已經不想再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