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大人和她三個女兒之間都有一點齟齬,并不親近,所以才如此的。”
她知道袁音弗要問,便干脆說了下去,“應該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子女長大了,總是會和父母有一點分歧。”
“蕭翾的性子那樣硬,幾個女兒大約也像她,所以處理不好關系。”
但蕭翾無疑還是愛她們的,所以無論她們如何忤逆,甚至當面挑釁,她都沒有將她們如何。
蕭翾分明是一個想如何,便可以如何的人。至少在南郡是如此。
如今還該添上一個長沙郡。
她還是不要去摻和蕭翾和她女兒們的事。
袁音弗湊近了她,壓低了聲音,“我聽說蕭翾的大女兒嫁給了長沙羅氏之子,她的夫婿戰死在了與蕭氏對陣的沙場之上。”
“所以她大女兒不肯原諒她,連兩個小女兒也因此不理解她。”
這些話,自然也是聽蕭氏的侍女說的了。
看來蕭翾能管的住南郡軍情大事不泄露出去,這些小事上,還是無可奈何。
“并不是這樣的。蕭鷂的夫君是病逝的,并非死在戰場上。”
“她其他的女兒也和她離心,卻或許也有這件事的緣故。”
如今她想不通的只有一件事。長沙郡離薛郡只有比南郡更遠,為什么她要花心思先攻打下長沙郡。
長沙郡物產豐饒,南郡也不遑多讓。再往東走一些,九江之地更會有眾多她所需要的東西。
長沙羅氏的家主分明是蕭翾的朋友,究竟是什么樣的深仇大恨,才讓她在幾年之前便告誡蕭鷂,蕭氏與羅氏之間必有一戰
難道難道羅問亭便是蕭翾心上的那個人,年少時諾言輕負,所以才招致了她的憤怒與仇恨。
也所以風雪交加,蕭翾仍然日夜兼程從南郡趕到了長沙郡。
這樣想來,好像也是能夠說通的。
“阿若,阿若,你在想什么”
袁音弗望著她。
觀若回過了神來,“什么我沒有想什么,只是在想蕭翾為什么要往長沙郡去。”
“我說我要你手里的絲線。”
她接過來,“這又什么可奇怪的,新得了一郡之地,總是要過去看看的,安一安那里的民心的。”
“你看晏明之打江山,不都是打到哪里,便在哪里待上一陣么”
“只是因為長沙郡離薛郡更遠,而如今首要之計是要拿下薛郡,所以她才沒有將重心轉移到長沙郡去的。”
她的面色又變了變,“不過長沙郡與九江郡毗鄰,若是我是她,下一個目標,便會是九江。”
“我原先想不明白她為什么費了這么大的力氣去攻打長沙郡,如此想來,似乎的確有可取之處。”
九江是梁朝三十六郡面積最大的一個郡,并且還接近薛郡。占據九江會多么有利,是不必說的事。
觀若望向了窗外,“晏明之曾經同我說,他想要過碭郡而至薛郡。”
他已經到達潁川了,是他在河東之后,設定的第二個目的地。
來日他們會在哪里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