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入夜之時,蕭翾將觀若召到了她的馬車上。
蕭翾答應觀若之后,令她先回了自己的馬車里,她還有一些事要謀劃。
觀若一個人呆在馬車上,一下午惴惴不安,到蕭翾身旁,還緊緊地握住了蕭翾賞賜給她的那柄劍。
蕭翾自然能察覺到觀若的動作,明白她心中的緊張。
她主動握住了觀若的手,“你不必擔心,我不會讓你出事的。”
若是此時還要說什么“若是覺得害怕,那便回去”這樣的話,未免辱沒了觀若的忠心,還是令她跟她一起,放下心來才最好。
觀若握劍的手更緊了一些,誠心實意的道“我要陪著大人,是因為我不想讓大人出事。”
蕭翾望著她,難得流露出了一點動情的模樣來。
“阿若,我已經許久沒有聽到過這樣傻,又這樣好聽的話了。”
她這一生,愿意用真心對她這樣說話的人,實在太少太少了。
“大人,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同您之前經歷過的事情相比,實在什么也不算。”
“只是我從前太沒有見識,所以才會覺得緊張而已。”
她說著這樣的話,在蕭翾身邊,也慢慢地放松下來,不再緊緊地握著那把劍了。
城中有戰事,深夜之時,街市之上一個人也沒有,蕭鷴也并沒有派人立在街市兩旁,監視著蕭翾進城。
若不是偶爾聽見幾聲犬吠,觀若幾乎要以為這是一座死城。
觀若聽著蕭翾馬車之上清脆的鈴鐺之聲,整個人逐漸逐漸地安寧下來。
蕭翾喜歡梔子花,也喜歡鈴鐺。觀若跟了她許久了,不會不知道她的喜好。
只是她從來也沒有問過是為什么。
觀若不想去想片刻之后的事,她問蕭翾,“大人為什么會這樣喜歡梔子花,還喜歡鈴鐺呢”
心情好時聽鈴鐺之聲是清脆悅耳,可心情不好之時,難免動亂如麻,使人厭煩。
行路的時候蕭翾將馬車上的鈴鐺摘下了,到此時入城,卻又重新讓它們響徹在靜夜里,像是要提醒誰,她已經過來了。
而梔子花雖香遠益清,卻是純白的花朵,清麗有余,不足美艷。
像蕭翾這樣艷麗的美人,更像是牡丹花,國色天香,非群芳可比。
蕭翾很快回答她了,“阿鷂小時候有一對金手鐲,是她最喜歡的。”
“上面掛著幾個小鈴鐺,每一次我聽見鈴鐺的聲音,便知道是她來了。”
她說著這樣話,仿佛又看見了小小的阿鷂顫顫巍巍地朝著她走過來。
阿鷂小時候實在是個最討人喜歡的孩子,生的既可愛,又十分善解人意,從來也不會隨意哭鬧,或是強求一些不屬于她的東西。
“阿鷂的生日在五月,是梔子花開的最好的時候。”
“我也就是在一叢開滿梔子花的水邊將她從她的父母手中救下來,一日一日養大的。”
那時她正在用鐵血手腕肅清她父親殘余在蕭家的勢力,安內之后,還要攘外,讓一眾因她上位,而對蕭氏虎視眈眈的世家都熄了火。
她在人前不能流露出一點笑意與軟弱來,阿鷂便是她身上所有的溫柔所在。
她將蕭宅之中大部分的花草都斬去了,她不需要那些春花秋月,不需要旖旎繾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