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是觀若小時長安城的上元節。
她很小的時候記憶已經朦朧,只記得她似乎曾經被父親頂在肩膀上,仰頭看著街市上懸掛的那些花燈,是她觸手可及的星星。
當她是再大一些的孩子的時候,父親終日不在家中,在家之時也常常醉死。
她便和鄰舍女伴一起上街,在街市上囫圇吞棗一般地游玩一番,便早早地回來了。
可就算是這樣,她也覺得很快樂。
不過如今她已經不是孩子,不需要再有這些。
南北城門在上元節時洞開,不是由蕭翾一個人能夠決定的。觀若之前并沒有聽說過這件事。
“兩邊城門都打開,街市之上的人流勢必會很大,也會混進來一些人,大人和他,真的都想好了么”
她不知道這是蕭翾的目的,還是她疏于防范之處。盡管蕭翾想不到這一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這也不會是蕭翾專門為她做的事,觀若還不至于這樣天真。
蕭翾望著她,眼中慈愛之色盡顯,很像是一個母親,在看自己的孩子。
“南北城互通有無,是晏明之先提出來的建議,不過是為了被我們生生分離的百姓,也能有機會在佳節時重逢而已。”
她的手指繞著觀若的一縷青絲,她的頭發很長,是她所繞不完的。
在這個時候,觀若忽而覺得有些遺憾。
她自己的母親離開的太早,小時候同她玩這樣的游戲,繞過幾圈,她頭發的長度便不夠了。
“晏明之時行事光明磊落的君子,我是手段毒辣的小人,是他怕我,還是我怕他”
觀若全然站在蕭氏的角度思考問題。
“君子也未必一直是君子,既然是他先提出來,或許便是要安排一些事。防人之心不可無。”
晏既說是為廬江城的百姓,這是他會做的事嗎
似乎是的,可是她還是覺得有些奇怪,無法言說。
蕭翾的手驟然松開,觀若的青絲在空中飛速地旋轉過幾圈,最終停在她胸前。
“如今的廬江南城之中,最值得圖謀的不過只有我的性命而已。但要我的性命,只怕他晏明之還是做不到的。”
“阿若,你不必擔心那么多。你不過也還是個孩子而已,你已經為我做了足夠多的事。”
“在有限的時間里,你也已經學會了足夠多的東西了。”
“在東北數郡恩怨見解之上,你其實做的很好,有一些甚至與我的謀士不謀而合,令我感覺到了驚喜。”
“是我一直沒有透露給你這一點。”
聽見蕭翾的話,觀若的臉龐一下子明亮起來。
蕭翾是很少在這些事情上夸贊她的,若是她沒有記錯的話,這樣的夸獎,應當還是第一次。
方才的郁郁與不安頃刻掃去,她是一個不常常被先生夸獎的學生,笨拙地表達著她的喜悅。
“大人,往后我會做的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