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慮公主和馮逾就是這世間最好的一對戀人,撫慰過彼此的生命。
她是一朵還來不及凋零的梅花,曾被他們偶然吹拂,到凋零那一日都不會忘記他們的。
蕭翎以手支肘,蘸著酒水,在小機上打著圈圈,“伏大人所描述的這個女子,倒是更像您的親人。”
伏珺從自己的情緒之中走出來,低頭笑了笑,“的確是如親人一般。過往年年中秋,我都是同她在一起過的。”
無數美好的回憶翻涌起來,愁腸尚未填滿,先被填滿的是她的眼眶。
伏珺是南虞皇子,久居于皇宮之中,她所說的人是誰,蕭翎以為自己已經有了答案了。
她并不擅長安慰旁人,酒意作用之下,更不知道如何妥帖地歸置自己的情緒。
她只好趴在桌面上,盡力讓自己的心跳平緩了一些。
有人身披月光,從木樨花影之下,踏進了房中。
蕭翎望著晏既,“那這個人呢,阿若是他唯一的戀人么”
伏珺望著蕭翎笑起來,“從一而終,從未改變。”
而后她將一壺還沒有打開的酒壺推到了晏既面前,“明之,這是你的酒。畢竟是過節,今日喝不完,可不許回去。”
蕭翎看見晏既頗有些無奈地看了伏珺一眼,并不急著去拿他的酒壺,而是先將伏珺面前的那一壺推開了。
“從前年年中秋,我們都是和阿姐,還有姑姑在一起過的。”
那當然是承平十二年之前的事。無論大皇兄在不在,阿翙在不在,高熠在不在,他們總歸是在一起的。
“阿姐只肯讓你喝一杯酒,今日她照管不到你,你又喝醉了。”自小一起長大的人,說起話來總是格外親昵。
而晏既的話,好像更為蕭翎印證了她方才的想法。
“明之,你還記得,從前在中秋月下,公主問我們明月何所似的事么我們每一個人的回答都是不同的。”
她進宮的時候,大皇子已經不在了。公主就用大皇子的比喻來為他們開了個頭。
“阿翙從前說,月餅與明月最為相似。他的身體不好,太甜、太咸的東西都不能多吃,所以他其實難得吃到,也最喜歡。”
“你就說,明月像是軍人所用的盾牌,有時候美麗的東西,也能抵御殘忍。”
“后來你就成了一個所向披靡的將軍,前半生或許都要在戰場上度過。”
所有的比喻,看似昭示了他們的命運,其實都是性格使然。
“而你所做的比喻,是你母親留給你的那一塊玉牌。琢石,你想家了么”
明月無聲,有寒鴉棲息于桂樹之上,“等我們攻進薛郡,見過公主,我就要回南虞去了。”
和埋葬在梁朝,不屬于她的戀人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