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慶,請藺大人回府中去好好反思,這三個月之內,都不必上朝了。”
他定下了懲罰,又偏過頭來看了觀若一眼,“貴妃,你覺得如何”
觀若私下便是再蠻橫,也不可能當眾駁了梁帝的意思。
她看藺士中不順眼,殿中也有的是人看她不順眼。今夜她還有事,不想給自己惹麻煩。
當紅的朝臣,三個月不見帝王面,也算是十分嚴重的懲罰了。于藺士中這樣的投機之人而言,只怕是比之痛更抓耳撓腮,心煩意亂的事。
來日方長,她也可以不急于一時。這一口氣,她總要替藺玉覓出一出。
觀若的目光笑著掠過了燕德妃,原本是為了挑釁,卻忽而發覺,在這樣的時候,她的目光并沒有落在她身上。
而是在殿中央的那個正攙扶著自己的父親起身的少年身上。
觀若幾乎都忘記了回答梁帝的話,片刻之后,她才道“全憑陛下做主。”
而在這個片刻之中,燕德妃也已經回過神來了,她發覺觀若正在看著她,眼中難得的閃過一絲慌亂。
是極不尋常的。
這一場風波總算是以藺氏父子提前告退而終結。
殿中仍然是歌舞升平,翠嬌紅嫵,管疊絲重,仿佛絲毫都沒有被影響。
觥籌交錯之間,梁帝忽而問觀若,“阿珩,你今日,便非要將場面弄的如此難堪么”
觀若飲下一杯酒,儀態萬千,“臣妾不過是為了陛下出一口氣而已。”
她沒有等著梁帝追問,“方才高宣分明想要為難臣妾,為難陛下,是被藺士中給攔下的。”
“為難臣妾倒是不要緊。只是他明面上是陛下的忠臣,私底下或許早已經靠到了雍王那一側去。”
誰都知道梁帝無子,到了如今的年歲,勤耕不輟,這一年多來,也不曾再有妃嬪有孕,大約也是不會再有孩子的了。
可是雍王是梁帝的親弟弟,隨著他一同到了薛郡,感情最好。
有高宣這個已經成年的兒子,又有兩、三個孫兒,若是將來皇帝駕崩,最有可能登位的,無非就是雍王而已。
似藺士中這等小人,今日觀若這樣說,其實倒也并不算是太冤枉了他。
觀若輕輕笑了一下,繼續道“陛下仍然沒有子嗣,難道便甘心看著自己的千里江山”
觀若做作地掩了口,“不,如今已是百里江山了。”
“難道陛下便甘心看著自己的百里江山,這樣輕易地落入他人之手么”
就算是親兄弟,那也是兩個人。
不然為什么歷史上這么多帝王明知幼子不堪托付,還是要將皇位傳于自己的兒子,引發無數的慘劇呢
觀若說到這里,梁帝的面色已經十分難看了。
她便飲盡了杯中殘酒,對梁帝道“臣妾不勝酒力,胡言亂語,請陛下不要動氣。”
“此時也實在覺得體力不支了,再在殿中呆下去,只怕便要出丑了。”
他們之間的對話已經不愉快到了如今的地步,觀若提出要走,其實也算是給了梁帝一個臺階。
“貴妃,你先回去吧。今夜月色晦暗不明,你回去的時候要當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