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行過傍晚時并不算太繁華的街市,觀若掀開車簾,看著夕陽之下,為生計而不停忙碌著的百姓。
晏既沒有打擾她,只是一直溫暖著她的手,直到她的手重新有了溫度。
馬車漸漸駛入行宮之中,觀若才終于戀戀不舍的放下了車簾。她又要回歸現實了,不能沉浸在悲傷的情緒里。
晏既并不著急同她說他今日的發現,只是道“珠樓娘子留下什么話給裴靈獻你將它寫下來,而后我讓人送出去。”
他知道她生性善良,過往又與珠樓娘子是舊相識,就算沒有什么深情厚誼,一定也是想要幫她這一把的。
觀若卻搖了搖頭,并沒有開口。
他以為她只是累了,“那么回去好好休息,等你休息好了,再交給我也是一樣。”
觀若又搖頭,而后開了口,“她沒有話要留給裴靈獻,不想讓他再想起她。”
“她和蕭大人一樣主動服下了移光,人生走到最后,她是后悔的。”
用自己的性命去賭,無論是否得到了想要的結果,在觀若看來,永遠都是不值得的。
蕭翾當時或許還是沒得選,若是她不能振作起來,便只有死路一條,可珠樓娘子不是的。
她為的是一個根本就不值得的人,做的也是不值得的事。永遠在追逐,直到燃盡了自己的生命。
但好在,臨死之前,她總算是醒悟過來了。
于裴俶而言,這世上少了一個全心愛他的人,若有朝一日他知道這個消息,會為此悲傷,哪怕片刻嗎
“移光”的事,觀若是和晏既說過的。
所以他沉默了片刻,便道“阿若,你今日如此悲傷,其實也是因為想起了蕭大人,對不對”
她很快地點了點頭,也很快淚盈于睫,“因為高熠,因為裴靈獻,我沒有能夠見到她最后一面。”
而蕭翾最終也沒有能夠走到薛郡,沒有再與故人,與仇敵相見一次,丹陽之戰就是她一生最大的失敗。
“我好恨。”這三個字,她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出口的。
那一日她不應該跟著安慮公主一起離開,那樣云淡風輕的。此時她再想起高熠來,恨不得用劍在他身上捅出幾十道傷口。
她以為蕭翾的死于她而言已經是一件痛到麻木的事了,哪怕常常會回想起來,甚至同人談起,她都已經沒有如今日一般心痛過了。
可是今日她見到了珠樓娘子,她對于蕭翾臨走之前的情形忽而有了更為具象的體會
那種痛苦,那種無能為力,那種遺憾,此時充斥在她心里,令她沒辦法冷靜地思考。
“我已經將高熠挫骨揚灰了,我要他的魂靈,也不能再侵擾姑姑,我其他的家人,以及所有他曾經背叛過,對不起過的人。”
“只要我們贏了,蕭大人就沒有輸。”
“將來我們還可以為她立碑列傳,讓我們后世子孫都銘記她,惦念她,感激她為南郡的百姓所做的一切,為天下百姓所做的一切。”
他會讓世人知道蕭翾最大的功績便是帶給世人一位好的皇后,她會將新朝女子的境遇與地位,都提高到從前從未有過的地方的。
觀若知道自己已經不能對高熠做什么了,她能做的是不要再想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