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
探墓一事出了很大差池。
二月十五左右,零叄帶領十名侍衛五名倒斗高手入墓。
七日后接應人員只等到了崇明先。
崇明先家傳摸金校尉,干的就是尋龍點穴入墓探幽之事,卻不想這一趟出來,瘋瘋癲癲氣若游絲。
接應人員又等了幾天,再沒有人從墓中走出來了。
湛長風聞訊,料想墓中有什么邪物,崇明先之狀就是一個征兆。
所以欲請清風一同前去幫忙。
清風放心不下老宅里中了陰煞的人,道我在耀州有一好友,功力并不比我差,你找他也是一樣的。
因時局動蕩,大多郡縣封城設限,諸路不通,等湛長風一行人繞道進耀州,已經是三月初。
尋訪清風好友用去半月,請其好友醫治崇明先又用去半月,轉眼已到四月。
清風年齡不大,他的好友卻有半百之數,名孤老丈,談吐很是儒雅。
“崇生的離魂癥十分嚴重,經過這段時間的治療,已經恢復了七八,但魂魄總歸受了損傷,暗疾難除。”
“有勞道長。”湛長風給他斟了一盞茶,“請。”
“小公子客氣了。”孤老丈撩起袍子跪坐席上,茶蓋拂去茶葉,紅湯清亮,味道醇厚,笑贊,“好茶。”
“某少有見到小公子這個年紀喜歡飲茶的。”
“只為醒神罷了。”湛長風問“我觀道長和清風小道長氣質頗為相似,可是師兄弟”
“哦哈哈,”孤老丈撫須,“小公子是如何看出來的,難不成清風也用過我這醫治離魂的手法”
湛長風笑而不答。
這無關手法,無關舉止,而是長久在同一個環境中養成的氣。
湛長風學了那么久的帝王術,這點判斷還是有的。
只叫她驚訝的是,在同一個環境中,大抵是承一師脈,但這兩人小到施法的細微動作,大到所使力量,都不相同。
這讓她好奇他們到底在何處習的本領。
不過孤老丈沒有主動提,她也就沒有過多探究。
閑話了幾句,孤老丈告辭離開。
“殿下,怎不請道長與我們一起入墓,憑他的本事,對于邪靈鬼物更有保障啊。”姜微道。
“人多無益。”湛長風垂下眼眸,“這次入墓,只你我黃大仙兩名倒斗就夠了,你去看看崇明先清醒了沒有,讓他將墓中發生的事都說出來。”
姜微猶豫“黃大仙還能信么”
“比起孤老丈來,他對我們有所求。”有所求,意味著容易控制。這和信不信無關。
在易家天子的口耳相傳中,龍甲神章有三卷,下卷為預測術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一千零八百局,作為最高帝王術是每一任天子的必修課,她也不例外。
還有一上卷,存在與否成迷,一說不存在,一說上卷乃長生之術。關于這點,開國皇帝的手札中也沒有記載,她暫時不考慮。
她在找的是中卷,中卷為治世策,亦稱軍機十三章,得此法者,能生靈涂炭也能安定天下,開國皇帝恐后世子孫不能正確把握它,便將它藏了起來。
藏的地點八成就是耀州旗山墓。
其實湛長風對于龍甲神章并不是非得不可,這次甘于親身犯險,是因為崇明先從墓中拿出來了一件東西。
一錠印有“天福”二字的金條。
開國皇帝藏的不僅有軍機十三章,還有一筆足夠再造一個皇朝的財寶。
湛長風沒有想到他竟將兩者藏在了一起。
這筆財寶在將來的戰爭中能起到實質作用,湛長風有意將它拿回。
如此,旗山墓一行,必不可少。
又一日,兩人先后敲響了獨立小院的門。
一人留著山羊胡,身形清瘦,著青袍,好像私塾里教書的老夫子。
一人體格高大,赤裸的手臂肌肉鼓漲,姜微站在他身旁都小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