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熙惦記這事兒,收拾了東西就上了路,等著到了齊舟廠,才半下午。她的車子一進廠子里,就瞧見辦公室的武茂云已經等在門口了,何熙一下車他就迎了上來。
何熙問“你怎么在這兒魯廠長呢”
武茂云連忙說“魯廠長在會議室呢,那么多廠長來了,他根本就脫不開身,說您大概在這個點到,我就到這里接您了。”
何熙就說“那走吧,去會議室。”
這里何熙來了太多次了,根本不用武茂云帶著,她腿長走路快,不一時就到了三樓,剛轉過彎就聽見會議室里特別熱鬧,大家正在說話呢。
“老魯啊,我知道你為難,你們就這個產量,不是不想賣給我們,是因為沒有,不夠。我們都理解,所以要找一個利益最大化的分配方法。
我的想法是,按著年產量來。這一條生產線,年產量是兩萬臺。其實有些廠子根本賣不出去這么多,買了它那不是浪費嗎不如讓可以賣出這么多的廠子,為人民服務。”
他這說法聽著是有道理,但立刻就有人說了“怎么我們生產量小,還不準擴大規模了再說了,一共就四條,年產量超過兩萬的才兩家,怎么分”
這么一說,大家又覺得不好弄了。
何熙就這時候敲了敲門。
這會兒資訊不發達,沒有網絡,大家看人都是從電視上,即便如此,他們一抬頭,也知道這就是何熙。
實在是何熙太出名了發動機已經是讓行業內人無人不知,更何況還有長城汽車,誰沒看過報道她的新聞和報紙呢。
要是普通人,看過也可能忘,但誰讓何熙實在是年輕漂亮的過分,真忘不了。
她一出現,大家立刻閉了嘴,魯大華終于解脫了,連忙站起來,介紹了一下,“這是晴天機械的何總,是生產線和壓力機的技術持有者,所以我們是合作關系。”
這事兒大家都知道的,等著他介紹完,就有人直接問“何總是怎么想的不爭不搶的說,我們都是為了生產,我們的設備實在是太差了,人家泰斯集團的合資卡車和拖拉機一出來,我們的東西都賣不出去了,要不是實在是沒辦法,都是兄弟單位,誰也不愿意掙這個。”
“何總,你辦法多,能不能想辦法給我們一人一條啊”
這個說法顯然不可能的,但是他說的也是實情,真是資源太少了。
何熙點頭說“這事兒是這樣的,目前就這個產量,我們有兩手準備,一是擴大生產,不過你們都是廠長,也知道的,即便是合并廠子,也不可能立刻就能生產,而且管理也很麻煩,就這么說吧,擴大一倍,我們一年生產大概七條生產線。”
“但是,你們這么多人,還是不夠分。剛剛有人說按著產量分,那如果這樣說的話,還有人會說按著重要程度分,按著外匯貢獻分,標準是沒有統一的。”
大家是真沒想到,何熙說話這么有理有據,雖然都想爭,但大家還是點點頭,有道理。
可怎么辦呢
何熙還站著呢,魯大華直接站起來,把自己的位置讓給她,何熙就過去坐了下來,武茂云給她端了杯熱茶水,這天冷,何熙暖著手接著說“所以,我和魯廠長商量了一下,這生產線不能說來之不易吧,也算是國內的先進技術。”
“我們為什么拿出來賣,我跟魯廠長提了一次,是因為合資車越來越多,我們的國產車生存空間越來越少,所以要想辦法提高國產車的競爭能力。所以這個生產線不是白賣的,買生產線,還有一個配套。”
配套大家都懂,他們有時候有的東西質量不好,或者是別的原因庫存,就是買一搭一,不至于送,但是可以便宜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