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愛華聽了何熙的吩咐,立刻就想掛電話,“我知道了,我馬上去。”
何熙又想了想,把她又叫住了,“等一等。”
要不是孟愛華有等何熙先掛電話的好習慣,那是真掛了,這會兒聽了立刻問“沒有呢,還有什么要做的”
何熙仔細思考了一下,就說“別去找工作組了,這些人不能抓。”她想起了一些案例,所謂的進入夏國先打場知識產權官司之類的,為的是捆綁炒作打開知名度,真是越處理鬧得越大。
孟愛華顯然一頭疑問“可他們這也太過分了,這樣咱們的名聲就不好了。”
何熙就說“我不是說不管,我們找人把他們驅趕,就算是工作組做的,也會按在我們頭上,他們就可以借機生事,將事情鬧大,到時候不知道大工的,也因為好奇去看他們兩眼,他們就徹底跟我們綁在一條戰線上,成了跟長城齊名的品牌,再過幾天,說不定又拿出什么技術說法,要壓我們一頭了。”
孟愛華聽著都害怕,“那我們怎么辦就那么看著他們宣傳,這對我們也沒好處,更何況,顯得多心虛啊。”
何熙就說“咱們也宣傳。發動機生產線是從大工換來的,我們從來都沒有否認過,甚至當年還有很多報道。我們只用告訴大家事實就可以了,我們換到了生產線,然后改進技術,目前已經有了獨家技術,我們的發動機早就脫胎換骨了,至于其他的更是跟他們沒關系。”
“有理有據,態度良好,糾正他們的錯誤就可以了。”何熙說,“這事兒的好處是,范圍就展銷會這么大,來的都要買車或者愛車的,大家是可以聽道理的。”
要是何熙生活的年代,這種事恐怕早就網上亂飛,肯定不好處理。但此時就簡單多了,這也算是信息流通不方便的另類好處吧。
孟愛華一聽倒也覺得這樣合適一些,商場的事兒不是吵架就行的,有時候不爭比爭強,尤其是他們有著良好的國民基礎,誰不喜歡長城啊,就算是那些指著他們質問是不是國產的人,也是因為害怕我們的汽車產業是吹出來的。
孟愛華就說“我知道了。我記得報紙咱也有,咱們當年為了給所有去櫻花國拆卸生產線的人多發幾份,買了五千份呢,庫房里剩了不少,我讓他們送過來。”
何熙點頭“先這么做吧。我再去問問其他途徑,有沒有更快的。”
她還叮囑了一聲“不爭這一時,好好賣車就是了。有人問就把事實說清楚,也不要說他們什么,這就可以了。”
等著掛了電話,何熙就給李一民打了個電話高樂樂是報紙編輯,要下午才上班呢,所以這會兒能找他們最快的方式,就是打給李一民的導師辦公室。
果不其然他在呢,何熙就說“我想問問嫂子,海城記者站這邊有沒有庫存,我們急用,可以還上。”
李一民就說“你先去展銷會吧,我騎自行車去找她,我回話打到展銷會。”
何熙就掛了,不過她也沒有立刻走,而是打給了佟歲民的實驗室,接電話的是博士生小王,一聽何熙的聲音就說“何總,佟教授正在呢,我轉達一聲。”
佟歲民歲數大了,腿腳又好不好,這會兒還是乍暖還寒的時候,所以行動很緩慢,何熙帶著他找了不少醫生,但也沒多大用處,只能這么忍著了。
過了兩分鐘,佟歲民才過來,問何熙“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會兒不是應該在展銷會嗎怎么打給我了”
何熙就問“佟教授,我記得實驗室有個學生正在海城這邊交流,能讓他過來給我們上一課嗎就是講講我們的發動機是怎樣克服困難,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優勢”
佟歲民多聰明的人,一聽就說“你這是遇上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