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通知欄就在辦公樓外面的空地處,貼了這么一大張紙,誰不要去看看。
王川華就覺得他一下樓就成了焦點了,是個人都看他一眼,不過大部分人都很節制,就看驚訝的一眼而已。
但這也夠讓人討厭的,王川華都能想到,這群人會在腦子里想什么這家伙跟廠長頂著干,被排斥了。這家伙不行了吧。
還有早就跟他不對付的刺頭,因為得罪他,被他從辦公室弄到檔案科的陶小江故意問他“王廠長,這副組長怎么沒你啊。您不是分管生產的嗎這么大的事兒,全國的比賽,集合了咱們全廠的精英,您怎么不帶隊啊”
王川華瞪了他一眼,直接騎車子回家了。
就這樣,他去食堂也吃不下去
這一幕倒是讓下來吃飯的何熙他們瞧見了,江建中就兩個字“活該”
不過讓鄭文華咳嗽一聲蓋住了,鄭文華說他“小孩子家家口無遮攔,領導能隨便議論嗎”
江建中摸摸頭“實在是他們太可惡了。”
鄭文華點頭“私底下說說就行了,大庭廣眾之下不能這么說話。”
本來江建中還一臉聽訓的表情呢,這會兒直接樂了“我知道了。”
鄭文華接著教育“這不過就是一時之快,真揚眉吐氣的法子,可不是他多吃癟,而是我們的勝利有多輝煌,人都到齊了,努力吧”
這話何熙同意,跟著點了點頭。
但她著實沒想到,剩下的日子有這么苦。
改造t185,雖然是她早就思考成熟了,但畢竟想要落地,還是困難重重。
每一個方案,雖然在她看完全沒有問題,但對于海州廠來說,不可能照葫蘆畫瓢的,他們也需要一一驗證。
當然,何熙并不是沒有收獲的,即便她有著21世紀的學識,有著從小在維修廠長大的經歷,但她依舊被80年代的夏國工人和技術員感動了。
大家不僅僅是勤勞刻苦,還有嚴謹細致。
比如t185上的六角悶頭經常漏油,因為尺寸非常小,所以連墊圈都不好加,只能依靠悶頭本身的螺紋防漏,何熙提出了改進方法不要六角悶頭,改為圓形,放大尺寸后,就可以加一個非標準的墊圈,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漏油問題。
而張師傅和羅小軍、高長虹三個鉗工,就為了這個非六角悶頭和型墊圈,足足做出了八套來一一實驗,最終選了一套最合適的。
何熙見了都嚇了一跳“這也太辛苦了。”
三人異口同聲直接說“這有什么,只要產品能改進好,咱再忙也高興”
何熙真是感動的不得了,而這不過是其中小小一件而已。
這時的人們有著讓何熙動容的工作熱情,身處其中,何熙自然也全力轉起來,隨后半個月,她簡直就是黑白顛倒日夜混淆,除了去食堂和招待所,大部分時間都在技術科和生產車間。
只有每周三約好了跟李仲國通個電話,她報平安,李仲國則是說一說晴天水泵和家里的事兒。
這會兒都五月中旬了,麥子開始灌漿,是最后一個需水期。
外加富強水泵倒閉,只有晴天水泵一家,霍知松又給何熙介紹了市日報的記者,發了一個小小的關于晴天水泵的豆腐塊,所以即便是大部分村社都購買了抽水泵,晴天水泵的生意也不錯。
“這兩個星期總共和五個村簽了合同。一共是21臺水泵,都是按著你的規定來的,先收定金,然后定機器,安裝,人家試用沒問題了,結賬。現在都在加緊趕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