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多,幾人結束了對王富長達三個小時的問詢。
在此期間,同一個問題,他們打亂了順序,穿插在漫長的交談過程中,但每一次的答案敘述上雖然有所出入,大致意思卻是一樣的,從這個表現上來看,王富并沒有撒謊。
而在問詢過程中,隔壁的房間里,幾個側寫專家也在通過王富的肢體語言以及他回答一些特定問題的反應評估他的心理情況,同樣沒有發現屬于連環殺人魔的特征。
等從審訊室出來的時候,幾乎又熬了一個通宵的幾人臉上難掩疲憊。
想要從高王富身上找到什么突破口是不太可能了,現在只能寄希望于他們從劉紅梅老家房子里帶回來的那些物證。
如果能夠從那些東西上提取出二十多年前王婷意外留下的dna,再和碎尸案第一個死者的尸體做比對,案件可能會迎來一個較大的進展。
如果dna吻合,說明之前他們的猜測是錯誤,死者就是王婷,如果dna不吻合,那么消失的王婷,就存在巨大作案嫌疑。
回到辦公室后,龐榮升第一時間詢問其他幾個分組的進度。
“局,真不是我們做事節奏慢,而是您給我們出的題太難了。”
其中被分去調查劉紅梅近期接觸人群那一個小組成員叫苦不迭。
八,不對,又過了一天了,九天前,開中科技園園區舉辦了成立第二十周年的慶典活動,咱幾位園區領導和科技園里幾個大企業的領導都參加了這一場活動,同時出席過那一場活動的還有開陽市的副市長,以及其他單位的局長副局長,可以說,小半個開陽市的高層領導全都賞臉參加了。
劉紅梅恰好就是負責那一場活動的保潔之一,如果要調查她在那段時間接觸過的人,等于是要將這些領導們通通查一遍。
這也就算了,大家都是體制內的,也都知道碎尸案的社會影響性有多差,為了能夠幫助警局盡早破案,那些領導也會賣個面子,接受調查,難得是一些高科技產業的老總。
這些人未必會賣警察局面子,而且越是愛惜羽毛的商人,越忌諱和這樣的案子扯上關系,怕到時候被媒體肆意報道,名聲不臭也臭了。
而且這些狡猾如狐貍的人往往還能找到合理的條例躲避警方的詢問,等你找過去的時候,等待的只有秘書溫柔的拒絕,以及律師團笑瞇瞇送上的名片。
一天的時間快要過去了,小分隊的成員連九天前出現在活動場地的那些嘉賓都沒能調查完。
又是無法拉動進度條的一天。
顧楚她并沒有去開陽市局的制定招待酒店,而是簡單地在辦公室的椅子上簡單地瞇了兩三個小時,在七點半以后,她走下樓在市局門口掃了一輛小藍車,然后獨自來到了開中科技園,就站在門口的位置觀察。
在觀察每一個走進園區工作的員工時,顧楚在思考一個問題。
假設劉紅梅的死確實是因為她看到了不該看的人,或者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那么在其間二十多年里都相安無事的劉紅梅和兇手之間,一定是出現了某種交集。
劉紅梅來開中科技園當保潔已經有三個多月的時間了,平日里她負責的保潔工作區域多在西區,因此顧楚選擇呆在科技園西門入口進行觀察。
開中科技園里的工作強度很大,普通白領幾乎都遵循996的潛規則,甚至有些達到了997,可能一個月里都只有一兩天的休息時間。按照這種幾乎天天都出現在科技園的頻率,劉紅梅在這三個月期間里,和那些人在園區某個場合碰面的概率很大。
而劉紅梅的異樣似乎是在近段時間里才出現的,如果真的是見到了特殊的人或事才有了這種改變,那大概率是劉紅梅平日里很難見到的人或事。
當然,這只是一種推理,因為小概率事件同樣存在。
顧楚的眼神不由看向了西門的公告欄,上面還張貼著九天前的周年慶典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