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武靈融于己身,實難極難之事。
武靈即為曾經的神魄強大之人,因非同尋常之機緣而留于天地之間的殘魂,若行通靈之術,引魂入體,則為一體兩魂,意識沖突,豈能共存
且人軀非靈軀,人軀之強度不足,難容武靈,若強行融魂于體,不但自身神魄極易受損,肉體也可能會透支而衰。
即便成功融魂入體,亦難發揮全力,勞神勞力,又難有進展,不知如何沿此途前行。
曾有數位大能嘗試通靈融魂,皆是因之重傷,亦有走火入魔及神智瘋癲者為鑒,故無人敢于此路鉆研。
“今日,我李輕舟立志尋得通靈之法,不死不休”
又是一句狠話,看得姜陵心情激動。
“觀過天書之后都是三十好幾的人了啊,還這么中二。”姜陵微笑著喃喃自語了一句,隨后輕嘆了口氣,暗道一聲佩服。
融靈于體,并且與武靈共同掌管身體,雙魂合一,以自己的靈力為能量,以武靈的招式和作戰意識為輔助,發揮超出尋常靈師的戰斗力,即為通靈。
他也明白了為什么李輕舟說自己還是沒有找到法門,原來通靈之術不僅僅是融靈于體這一步,雖說融靈于體的確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但是并不算沒有辦法,有不少曾經的前輩也曾經做到過這一步。
但是第一,融靈于體,風險極大,對自己神魂和身體都有損害。第二,即使能夠融魂于體,甚至如李輕舟一般能夠以此作戰,但是卻很難繼續修煉下去
。
你想加強領悟,就要嘗試通靈,而每一次通靈對自己又有損傷,卻又找不到使之完善的方法,如此以來,瘋的瘋,傷的傷,最后只好放棄。像李輕舟這樣僅是修為再無寸進,已經算是一大進步了。
“原來歧路是真的不好走啊。”姜陵感慨了一句。
其實姜陵知道,如果自己放棄這一條艱難險阻的歧路,去和萬重山一起修行云神宗的不世法門,肯定是更為穩妥,但是姜陵還是答應了李輕舟,要替他在這條歧路上走下去。
首先姜陵是相信這條路存在的,畢竟李輕舟是從天書之中看到了這條道路,以天書在這個世界的重要性,自是不會騙人。還有就是云神宗當代宗主柳輕鶴曾屠村威逼李輕舟停止修行,必然也是查到了蛛絲馬跡,知道這一條路是行得通的,為了避免自己的師
兄李輕舟修出不世神通,歸宗后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又念及對師父發誓不會傷及李輕舟,所以才出此卑劣之計斷絕李輕舟修行之路。
而除了堅信這條路可行以外,還有一方面就是,姜陵愿意繼承這位老人的意志,替他走下去。
情懷也好,中二也罷,姜陵覺得自己應該這樣做,那就去做嘍。
姜陵思緒回到手中筆記上,向后翻了翻,發現后面是李輕舟在多次嘗試中留下的一些總結和分析,具有非常有價值的借鑒作用。
但是因為姜陵未曾修行靈術,對于靈術的一些基礎知識還不太了解,目前筆記上很多地方根本看不懂,所以姜陵簡單翻了翻,就又合上了筆記。
“看來首先還是了解一些簡單的靈術法門,打好基礎在來研究通靈之術,而且想要召喚武靈,大致需要地轉上境的實力才行,想來一時半會也沒有能力
去實踐通靈之術。”想到此,姜陵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
“可是老者僅有一位武靈,還留給了師弟,我現在沒有武靈,武靈去哪才能搞到呢”姜陵喃喃自語了一句,隨后腦海中閃過一絲亮光,迅速掏出了自己懷中的一物。